第865章 混亂的緬北局勢(一)(第1/2頁)
章節報錯
別看緬北這邊是盟軍和日軍作戰的前線,雙方圍繞密支那、南坎等地發生了多次交火。
但盟軍之間並不團結。
中英之間就是之前那批物資問題和志願隊歸屬問題,中美之間是駐印軍的指揮權和援助物資問題。
美英之間又有中印公路修建以及反攻重點問題等矛盾。
自從李航調走,志願隊的歸屬就成了一個不小的問題,原本只是中英之間爭,現在連美方也想插手。
一支五六千人的游擊隊,裝備不算差,叢林作戰經驗豐富。
僅僅在9月,志願隊就主動作戰31次,炸燬日軍火車3列、坦克3輛、裝甲車11輛、汽車35輛,殲滅日偽軍上千人。
當然,這上千日偽軍,日軍只有三百多人,偽軍更多。
所謂的偽軍自然就是昂山指揮的日緬軍。
日軍在佔領緬甸大部分後,就解散了一萬多人的緬甸獨立軍,成立所謂的國防軍,人數定在三千人。
但隨著緬北戰事的發展,發現這三千偽軍有些不夠用。
尤其是在保護曼德勒到臘戍的鐵路,以及臘戍到滇西的公路。
志願隊的存在,讓這條交通線經常遭到襲擊。
駐守滇西和滇緬線的日軍主要是第18和56師團。
但是在滇西日軍面臨著數倍的中國軍隊包圍,騰不出多少兵力來固守這條交通線。
本來此時的日軍兵力缺口就出現了,補充也不及時,若是日軍損失太大,會影響日軍對緬甸的控制。
擴大偽軍的規模,讓緬族人和華人等其他反日的民族死磕符合日本的利益。
就這樣,這個所謂的國防軍就擴充到了五千人,近半都在曼德勒至臘戍這條線上。
即便如此,面對戰鬥力強的志願隊,日緬軍也有些被動。
因為緬族人在緬北地區反而屬於少數民族了。
志願隊的戰鬥力和影響力,便讓中美英三方都動了心思。
國民政府其實並不是想要以此佔領緬北什麼的,畢竟國民政府也沒這野心,想都沒想過。
只是遠征軍這邊認為志願隊是以自家調派的軍官和招募本地華僑組建的,怎麼也該歸他們指揮才是。
英軍則是因為志願隊組建之初就聽從英軍的,連武器彈藥都是英軍提供的,自然該他們指揮。
美方此時倒是沒深度參與,他們主要在扶持克欽人,順帶試著奪取志願隊的指揮權。
除了這三方外,還有第四方,那就是志願隊本身。
其實也就是代表緬甸華僑利益的。
當然,這第四方其實也傾向於聽從遠征軍這邊,但因為南華聯合會的存在,又有一些其它還未成熟的想法。
由於李航去了太平洋戰場,導致實際控制志願隊的第四方力量卻一直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說白了就是後面沒人,加上姜大龍這種領導力差了點的領導,說話都不硬氣。
可如今這最新戰報傳來,頓時就讓第四方力量腰板停止了。
“長官,沒想到李長官又再次升空作戰了,他不是之前受過傷嗎?”
“李長官那只是受了傷,早就好了,怎麼不能作戰。看來李長官人沒事,還打贏了鬼子。”
“可不是嘛,上萬日軍啊,都去海里餵魚去了,比遠征軍最近半年以來消滅的日軍都多。”
“這還是有些不同的,但還是很舒服,那可是上萬頭小鬼子。”
姜大龍整個人神氣不少,感覺與有榮焉。
這時,一名軍官急匆匆地跑來,“長官,蒙森少校來了。”
“他怎麼又來了?就說我不在。”聽到這訊息,姜大龍剛才還滿臉的笑容轉瞬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