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部分(第1/5頁)
章節報錯
下的。
由於連日來灌縣都有軍隊,不用鳴鑼開道,百姓也知道早早地躲避奔馬。故此,前面溫玉華等人經過之時,百姓波瀾不涼,十分平靜。然而,當百姓們見到後面的黃羅傘之後,立刻混亂起來。人們紛紛跪拜,口稱萬歲。
此時,溫玉華師姐妹在前,二十名騎兵緊跟。幾位尚書侍郎之後,才是聖駕。十大侍衛中僅存的六位前三後三,加上王宗浩則變作前三後四,維持著護衛的姿態。再後是侍服太監、普通侍衛及雜役。八十名騎兵走在最後。
出得南門,沿路均駐有軍隊。與城中不同,前面溫玉華三人經過之時,士兵們紛紛起立。有的鞠躬,有的抱拳作揖,有的就這樣站著。當黃羅傘到達之後,士兵們反而重新坐下或各自散開。在士兵的眼中,分明不知道黃羅傘的含義。
道旁出現一面將旗,說明這裡有一位監軍。溫玉華、雷招弟、雷再招三人下了馬,往軍營走去。其餘人等包括皇帝在內一律等候。
再次上路後不久,武潛陽突然發現道旁軍隊計程車兵有很大的變化,一個個面板黝黑髮亮,顯非四川之兵。又過了一陣,武潛陽聽到士兵之間的隻言片語,完全不懂,疑是蠻語。武潛陽心道:這些士兵的來路很成問題。
一路無話,悶頭緩行。溫玉華每經過一面將旗都要停留一下,耽擱了不少時間。傍晚時,來到一處空曠的所在。
偏向道路一旁有一座稍大規模的軍營。溫玉華向軍營中人問道:“杜鵑城就是這裡嗎?”
軍營之中一位身著將官服飾的人答道:“回稟溫姑娘,就是這裡。”
“杜鵑城裡的百姓都散了吧?”
“百姓一個不落,全部散到成都去了。”
溫玉華道:“好。你去準備一下,多搭幾座帳篷,今夜我們這隊人要住在營中。”
當初從成都上青城的時候,聖駕一行曾經途經杜鵑城。聽溫玉華之言。看這片空曠之地,表明杜鵑城已然消失,百姓已經轉移成都。
趁著夕陽的餘暉,武潛陽仔細望了望空地。怎麼看,也不像打過仗的樣子。武潛陽心道:川軍到底在幹些什麼?
又是一日行走。沿途依然駐滿了軍隊。越走道旁營帳的數目就越多。武潛陽粗約算了算,這麼多士兵,怕有二十來萬了吧。將軍隊沿著道路佈置,是什麼意思呢?莫非僅僅是為了向皇上顯示人多?
中午,翻越金牛崗之後,眼前一馬平川,成都依稀在望。武潛陽只見目光所到之處,全是軍營。無數個攻城用的高塔星羅棋佈,繞著成都直至天際。軍中旌旗不多,但由於軍隊龐大,總體數來,也不知有多少面旗子。
竟然是百萬大軍!傾盡全國兵力,才能如此龐大。身為兵部侍郎的武潛陽又分明知道,眼前的確不是全國之兵。
武潛陽大驚:四川的軍隊根本就不可能如此龐大,而且四川的軍隊又怎會進攻成都?
閉合堂使者一早就候在了轅門。
這一次的使者依然身著灰衣,卻不是前番身著灰衣之使者。多名隨從持聖駕儀仗緊隨其後。稍遠處則是與聖駕一同入川的四千禁軍。
禁軍管帶姚星村牽馬步行,也在後面。這一方面說明將軍不離士兵,另一方面亦表明閉合堂並不看重禁軍。
軍隊這邊,溫玉華先令尊重和粟玉都各率本部三千士兵抄向禁軍左右側翼,然後令萬臨山偕中軍俞常泰等將,率王濟恩麾下一千人馬迎上前去。
萬臨山並不與閉合堂常執會使者相互通名,縱馬上前就直接喝道:“皇帝乃一國之君,焉有遣使者接回而自己安坐城中之理。聖駕儀仗和禁軍留下。你且轉回,速叫閉合堂常執會全體執事接駕。否則立馬斃命當場。”
使者雖心中不悅,但因勢單力弱,只得遵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