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部分(第1/4頁)
章節報錯
吐谷渾對於四川藉士兵的追擊,固然出於自身原有的意願,但對於吐蕃、大理、劍南軍隊的驅趕,亦十分的反感。
在吐谷渾看來,四川的肥肉部分已被吐蕃、大理、劍南這些列強所瓜分,就剩這麼幾萬士兵的骨頭部分,已沒有多大油水。只是迫於形勢,不得不追而已。
先頭部隊在望子關附近與川軍接了一仗,試探性的,雙方都沒有多大傷亡。這時,吐谷渾軍民在劍閣至沙州一帶,前後皆為易守難攻之地形,形勢十分有利。
吐谷渾國王當即下令,前後堅守。對於前面的川軍,讓西夏軍隊與川軍消耗,然後自己再去收拾殘局。對於後面緊跟的吐蕃、大理、劍南軍隊,則利用劍閣的險阻,予以阻擋。
誰知,川軍在接戰的次日,竟往望子關內急急退去了。
吐谷渾君臣商量之後認為,由於川軍在南方屢戰屢敗,由北往南的交戰中川軍士氣不足;又因為他們尚未在北方敗過,由南向北的攻擊,川軍仍有一些戰鬥能力,所以才突破瞭望子關。另一方面,望子關之後,是西夏腹地,西夏軍隊堅守望子關,不放外敵入內,自然正確;但是,西夏全軍二三十萬人對川軍四萬,以眾擊寡的優勢在望子關那種狹窄地帶根本就顯露不出。故此,若西夏軍隊虛守望子關,有意放川軍進入,也是符合兵法的。
照此推論,川軍過了望子關之後,立即面臨著西夏軍隊的堵截。吐谷渾軍隊應該順勢掩近,待機消滅脫離大軍的小股川軍,繳獲其輜重。同時,還可以掩護本國民眾,沿著軍隊的側翼,繞道岷縣,經臨洮、湟源,取道湟吉卡孟冰湖回到柴達木盆地。
於是,吐谷渾將所有軍隊調集在前方,傾力前追。
過望子關之後吐谷渾才發現,西夏軍隊只是在成縣、禮縣、武山一帶遙取守勢,川軍則早已北上。此時吐谷渾軍隊的位置十分尷尬,西北是川軍,東北是西夏軍,南面還有吐蕃、大理、劍南軍隊。為防變生不測,吐谷渾軍隊馬不停蹄,只好追出,隨後的百姓更如驚弓之鳥,不敢稍作停留。
還好,西夏軍隊沒有旁敲側擊。
過黃河之後,上了山路,離開了西夏的疆域。此後,越走便越接近自己的老巢,吐谷渾軍民慢慢放下了久懸的心。
八月一日,先頭部隊經過湟源之後不久,追上了在冰湖邊停留的川軍。登高遠眺,看見川軍為了防止冰面路滑,正在用布帶綁紮馬蹄。
在冰湖上行走,吐谷渾大部分人不覺困難。冰湖上交戰,川軍必敗。此時的川軍,已是囊中之物。
先頭部隊沒有行動,停了下來,等待後援。
下午,吐谷渾國王到達之時,川軍已開始向冰湖湖中進發。
走吧,走吧,去享用冰湖的寒風吧。吐谷渾國王決定不追,就地宿營。晚飯後,又到了一些重要的謀臣。謀臣們與吐谷渾國王商量之後,決定次日一早,軍隊直接往冰湖的西邊進發。兩日之後到達湖西,沿湖岸向南北迅速展開,反向包抄川軍。百姓跟隨軍隊前進,在湖心塔烏山住下,響應軍隊的行動。
成縣,位於天水與望子關兩地之間。它東拒天朝關內,南擋天朝四川,十分的便利。近年來由於回紇國勢弱,西夏取消了靖遠一帶的重兵佈防,將軍隊的重心移到了成縣。
西夏國除了各地鄉勇捕快官差之外,常規軍隊有二十五萬餘人。由於近年東面形勢吃緊,西夏國王下令,由蕩寇將軍匡立渚率兵五萬,駐守玉門關,防備龜茲和高昌兩國;其餘二十多萬則全部駐守成縣,重點防備天朝四川的進攻。
是故,西夏成縣的軍隊不僅在人數上佔到多數,人才上亦為一時之首選。
鎮遠將軍李豐源,長期鎮守成縣,面對強大的天朝,不卑不亢,保住了一個國家應有的尊嚴。功高權重,爵拜昭德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