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部分(第1/4頁)
章節報錯
張燕此人十分彪悍,身手敏捷過人,被部屬們稱為“飛燕”。黃巾起義被朝廷殘酷鎮壓之後,逃散的黃巾殘部紛紛來投張燕,於是張燕手下的人數越來越多。因為綿延千餘里的太行山脈分佈在常山、趙郡、中山、上黨、河內等郡,而這些山中又有許多山谷溝壑相通,所以可以大量藏人,因此張燕便躲在太行山中收容各郡逃進山裡的百姓,自號為黑山軍。
漢靈帝在位時,曾經動過派兵征討張燕的念頭,但最終因為各地接連不斷的造反作亂而打消。張燕也擔心朝廷對自己動手,於是派人前往洛陽向皇帝乞降,劉宏為了安撫張燕,於是拜他為平難中郎將。
這次袁紹攻打韓馥本來沒張燕什麼事情,可他不該打著收拾黑山軍的旗號,這讓部眾已經超過三十萬的張燕十分惱火。張燕心想自己雖然是泥腿子出身,但好歹也是先帝親封的平難中郎將,你袁紹雖然是四世三公的後人,也不該拿老子當墊腳石不是?
如果張燕這次坐視袁紹打著討伐自己的旗號橫行冀州,那麼今後張燕再想從冀州招收部眾就會受到影響,所以張燕決定率軍出山,好好跟袁紹說道說道。
房子縣內,張燕突然橫插了這一槓子,逼得袁紹只好暫時將精力放在攻打張燕上,這讓高邑的防守壓力驟減。
從高邑前往薊縣不過七百多里路程,快馬連續疾行,五日之內便可抵達。
這天劉和正在州牧府西院內搗鼓一個名叫“沙盤”的玩意,在他身邊蹲著幾個能工巧匠,正按照大公子的意思用陶泥捏製山脈、丘陵、城池和河流的樣子。
護衛陶寬忽然疾步而來,在劉和耳邊小聲說了幾句。劉和聞言,面色微變,向工匠們仔細交待幾句,轉身離開了西院。
韓馥派來向劉虞報訊的信使趕至薊城門下時已經脫力,就像當初鮮于銀從高邑返回薊城求援的樣子,他和隨行的幾名護衛被守城計程車兵抬進了角樓之中,只等大公子前來問話。
劉和見到韓馥的信使,看了韓馥寫給老爹的書信,於是知道袁紹果然趁著公孫瓚北上幽州的時候對韓馥下手了。
劉和這次沒有與老爹商議,而是直接派人前往廣陽、安次和涿縣,對有關人員下達了緊急增援高邑的命令。
ps:親們,過年別忘了投推薦票啊!南道滿地打滾求推薦了……
第一六二章 可怕的文宣隊
劉和決定向冀州派兵的時候,已經獲知了駐守潞縣的單經部率軍西渡沽水的準確情報。在薊城即將面臨大軍來攻的緊要關頭,他不僅沒有將散在外圍的部隊召回,卻是毫不猶豫地給幾個部屬下達了增援高邑的命令,這份膽略卻是不凡。
劉和敢這麼做,卻是因為從居庸關和五阮關回援的部隊已經在路上了。
駐守居庸關的尾敦部有八千人馬,這次劉和抽調三千回援高邑;駐守五阮關的張瓚部有六千人馬,這次劉和抽調兩千回援高邑。劉虞將所有軍隊的指揮權都交給了劉和,就是為了便於兒子在關鍵時候呼叫居庸關和五阮關的兵馬。
劉和給駐守廣陽的鮮于輔下達命令,要他將城內關押的三千俘虜交給五阮關趕回的兩千步兵看守,他本人則率領一千五百騎趕往涿縣與徐邈部匯合。
劉和給駐守安次的太史慈和劉政下令,命二人率領一千輕騎立即從安次趕赴涿縣,也是與徐邈部匯合。
劉和給駐守涿縣的徐邈下令,要他做好鮮于輔和太史慈抵達之後的部隊整編工作,務必湊足六千騎兵所需的糧草兵甲,隨時奔赴冀州增援韓馥。
鮮于輔手下目前僅剩一千五百騎,太史慈僅從安次帶走一千騎,徐邈當初從陽鄉也就帶走了五百騎兵,三方加起來總兵力貌似只有三千之數,距離劉和指定的六千之數差了足足一半,徐邈難道會變戲法不成?
還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