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鮮于輔,再加上青州田楷,三路兵馬聯合在一起,先是奪了袁紹控制的清河郡,接著又拿下了趙郡和鉅鹿郡的南部,如今三路兵馬挺進魏郡,目標直指鄴城,袁紹在冀州苦心經營多年的老巢,眼看就要不保!(未完待續。。)

第四三九章 鄴城之危

當遼東戰事還處於拉鋸階段的時候,劉和便開始針對氣勢洶洶的河東袁紹佈局。當時袁紹正以卷席之勢接連攻下了上郡和河東兩地,引得各路勢力紛紛側目,就連關中的李傕和郭汜都震動不已,紛紛派人來跟袁紹聯絡。

劉和的佈局,一開始顯得有些鬆散和雜亂無章,似乎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沒有什麼章法和要領,但等到袁紹三路兵馬圍攻河內的時候,威力卻逐漸顯現出來。現在回頭再看,才會發現這樣的佈局更加高明,因為無法被人察覺,所以更顯高深莫測。

先說冀州方面太史慈、鮮于輔和青州田楷一起發動的突然攻擊。

冀州原本有四郡、五郡國,黃巾混亂結束之後,朝廷大範圍地裁撤郡國,原來的這些郡國便改置為郡,因此冀州便有九個郡。冀州向北渡過易水便是幽州,向西翻越太行山脈則是幷州,向南渡過黃河是兗州,向東南方向則與青州的平原郡接壤,向西南翻過黑山則與司隸地區的河內郡接壤,向東則是茫茫渤海。

酸棗會盟之前,冀州歸於韓馥治理。酸棗會盟之後,袁紹被董卓安置在渤海郡,沒過多久袁紹便與公孫瓚暗中勾連,一起對付勢力根基不穩的韓馥,眼看韓馥就要將冀州讓給袁紹的時候,劉和橫插一槓子,阻止了這件事情。之後,冀州便被幾路勢力分而治之。再後來,劉和收拾了公孫瓚,將公孫瓚控制的冀州三郡奪了過來,冀州便成了南北分治的局面。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劉和實際控制著冀州北面的中山、河間、渤海、常山四郡,以及鉅鹿郡和趙郡的北部,安平郡的大部分,而袁紹則控制著魏郡、清河郡。趙郡的大部分,鉅鹿郡的南部,以及安平郡的小部分。

在這期間,不少人屢次建議劉和出兵南下,將袁紹所佔的冀州之地全部奪過來,但劉和總是以時機不成熟為由而不採納。實際上,以劉和當時的實力,如果全力攻打袁紹,提前拿下整個冀州也不是很難,但劉和卻是將主要的兵力投放在了幽州的西北和遼東方向。

劉和之所以不急於將袁紹從冀州趕出去。主要基於兩個方面的考慮。

一是劉和覺得北方的胡人才是大漢的真正威脅,至於內部的各路軍閥,就算暫時割據,但各家在治理自己的地盤時基本上還是會把普通百姓當人看,而不是當成兩腳羊一樣對待。也就是說,劉和是站在漢民族與外族不同文明之間的衝突這個高度來思考和佈局,所以他可以容忍袁紹佔據著冀州南部這個局面。

二是劉和不願意過早地與曹操這個猛人直接對上。冀州向南過了黃河就是兗州,劉和如果將袁紹從冀州趕走,歷史上的官渡之戰可能就要提前發生。只不過原本的主角會從袁紹換成劉和。

劉和在軍事上的優勢有兩個方面,一是數量眾多、機動力強的騎兵,二是利用堅固防禦工事進行防守反擊。但這兩樣優勢在面對兗州曹操時,就要大打折扣。

首先。北方的騎兵一旦南渡黃河之後,因為兗州地區山地和水網的限制,騎兵機動力強的優勢就很難發揮出來。其次,如果劉和早早地拿下冀州。就會刺激曹操提前準備,在靠近黃河的沿岸修築大量的防禦工事,這樣劉和在以後對上曹操的時候。就要面臨一場又一場的攻堅戰。最後,劉和如果過早地將袁紹趕出冀州,就要大規模地徵召士兵防守地盤,而一旦擴軍就會影響到劉和在幽州推行的經濟增長計劃。

因為上述種種原因,劉和一直忍耐著袁紹在冀州搞東搞西,頂多是在青州田楷危急的時候,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