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部分(第1/4頁)
章節報錯
秦國夫人忙擺手道:“別別別,讓他跟著你,你會教導他成人。在京城我反倒更擔心。你們兩個都要好好的,戰事上不用太莽撞,要一步步的來。若有什麼需要我協力的,只要派人送信給我,我必全力助你。錢財物資什麼的需要的我會全力相助,只要你們爺倆都平平安安。”
王源心中感動,畢竟秦國夫人對自己還是有感情的,伸手捧著她的臉親吻一回,低聲道:“你也要保重,我要出發了。”
秦國夫人戀戀不捨,伸手從頭上拔出一隻金簪塞在王源手裡道:“去吧,珍重。”
王源退出馬車來,見周圍數百人的視線都看著自己,略覺尷尬,伸手從王大黑手中接過黑馬韁繩來,翻身上了馬高聲喝道:“出城。”
車馬麟麟而動,三百多人的車隊也排出好幾百步長,浩浩蕩蕩出了金光門城門。前方官道坦坦直通西南方,後方朝陽初升,照得人馬車都金光燦爛。
王源坐在馬上,回首後方這座又愛又恨的長安城,心中不知是高興還是傷感。放眼前路,未來的路不知是懸崖還是坦途,此一去劍南,不知是兇是吉,是一切的終結,還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
益州距離京城的直線距離並不遙遠,但從京城往西南入蜀地形之艱險有詩為證: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那是因為要從京城抵達益州必須要穿越秦嶺山脈,秦嶺山脈是橫貫東西分割南北的一條巨大山脈,綿延數千里根本無法迴避。而自古從京城入川,便只能透過穿越秦嶺的古代修建的棧道和山道,沿途之艱險困頓可想而知。
從長安往西南百餘里後進終南山,便正式進入秦嶺山脈蜀道之中。入川之古道分為三條線路,一條直接往南通向蜀地漢中,古時稱為儻駱道。另一條沿著終南山往西過樑州再往南進漢中,古稱之為褒斜道。第三條便是從梁州在往西抵達興州,再從興州上陳倉道進川。看似有三條道路,但其實每一條路都一樣,都是在崇山峻嶺之中開鑿而出的危險棧道,每一條路都驚險萬分。
根據趙青的意見,以安全為第一原則,最終大隊兵馬選擇了褒斜道,這是一條相對人馬稠密並且安全的道路,道路上串聯起了不少州縣城鎮,相對較為平坦,並非全部穿越崇山峻嶺。也是長安往西南最常用好走的一條路。但即便是這條路,其艱險之處讓人難以想象,很多地段大車無法通行,還需要人力將車輛抬運透過,速度之慢可想而知。
但好在王源並不急於趕路,而且王源也進一步意識到古代交通的隔絕所帶來的影響。像秦嶺這樣的大山脈,硬生生將蜀地隔絕起來,這便是最為天然的一道屏障。有些時候,這屏障不是隔絕,而是一種安全上的保障。
第三九二章 豪宅
行行復行行,路途何艱辛。人馬車輛臘月初二從長安出行,一路過秦嶺跨巴山往西南跋涉,經過樑、利、巴、閬、梓等數十州縣,穿越崇山峻嶺峽谷溪流,終於在天寶六年臘月二十二日午後抵達劍南道治所益州郡的治所益州城。
這一路竟然行了二十天,這是王源開始離京時所沒想到的。一路上的折騰也讓王家眾人和隨行的兵馬精疲力竭。不少人水土不服加上疲倦受寒等等緣故弄得上吐下瀉,就連趙青率領的原屬劍南計程車兵們也倒下了幾十個。慶幸的是,這條線路上沿途的州府很多,有充足的落腳點和歇息治療的地方,所以情形沒有變的更糟糕。
益州郡這個稱呼其實在天寶初年便被朝廷廢除了,但因為沿用良久,大家都還沒能改口過來,實際上現在的益州郡應該稱之為蜀郡,這是改過之後的建制。但其實只是改了個名字而已,換湯沒換藥,倒也沒什麼區別。
午後時分,大隊人馬抵達益州東城門外時,城門口已經有大批的官員列隊相迎,鮮于仲通特意從曲州趕回益州迎接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