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把你張狂的,不知天高地厚了,皇上容你,可我這個皇后不容你!我這去見皇上,今天你就給我出宮回家,永不許再進這紫禁城!”客氏是第一次見皇后發怒,她想不到一個十五歲的小姑娘言辭會如此鋒利,氣勢會如此壓人,她頓時覺得自己矮了半截,氣焰大減,低著頭,沒敢再吭一聲。

張嫣斥退了客氏,命本宮太監去請皇上。朱由校來後,問了問事情的經過,只是笑嘻嘻地替客氏求情,說“算了,算了!客奶奶這回錯了,朕替她陪個不是,你就饒她這一次吧 !”張嫣看皇上的神情,絲毫沒有放客氏出宮的意思,她十分生氣,心說還得想別的辦法……

朱由校回到乾清宮,他回想起從自己即位做皇帝開始,外朝要求客氏離宮的呼聲就沒斷過,其中有個御史叫方震孺的,就曾上疏請逐客氏出宮,勸皇上遠離客氏……“真是毫無心肝 ?”朱由校心說朕從小就缺少親情,母親王才人受李選侍欺凌,整日抑鬱不快;而父親雖位居東宮,卻前途未卜,整日裡也是心事重重,惟有客氏呵護心疼自己,簡直是父慈母愛集一身!朕怎能做出那種忘恩負義的事情,將客氏一腳踢開?……對方震孺上疏,朱由校原本想殺一儆百,重重地懲罰方震孺一次,但又聽說這姓方的是個直臣!遼陽失陷,這個方震孺一日之內連上十三疏,陳說兵事,要求換巡撫通海運調邊兵,並請求去關外犒師。當時三岔以西四百里無人煙,無一名大臣敢往,這方御史還真有點忠臣的味道 ?朱由校當時就壯其行,批准了他的請求,任命他為巡按遼東御史,讓他帶帑金二十萬犒師。據說這方御史還善寫奏議,每寫一疏,京城爭相傳誦,多少算個才子!就這樣方震孺總算免了一頓廷杖……

其實朱由校始終不知道,方震孺請逐客氏的奏疏,是王安授意寫的。方是桐城人,萬曆四十一年進士,與左光斗同鄉,二人志同道合。方原任沙縣縣令,當時稅監橫行,沙縣宰牛都需交稅,每年數千兩。方震孺上任後立即制止。……三年任滿,方調京城任御史。他巡視南城時發現太監劉朝強奪###,便逮捕了劉。秉筆太監魏進忠登門為劉朝求情,長跪不起,而方拒絕說:“有執法御史,無違法順從太監的御史!”魏進忠泱泱而回,對閣臣劉一燝抱怨說:“我與方某是宿世冤家?”從此深深恨上了方。左光斗一向看重方震孺,曾贈詩給方:“才子名家賦早工,西臺(御史臺)一入想雄風。同鄉何幸逢同調,吾道如今竟不窮。”是左把方推薦給王安的。王安發現客魏勾結,擔心皇上大權旁落,便囑託方御史上疏彈劾客氏。事後客氏探聽出背後指使者竟是王安,於是便與王安結下了死仇,伺機尋釁報復。

第七章 王安之死(二)

自司禮監掌印盧受五月罷職後,皇帝朱由校就決定請王安任掌印太監。明制內官司禮監掌印,權力如外廷首輔,地位在秉筆太監兼掌東廠之上。當時有一條不成文的慣例,凡皇上任命新官,新官都會上疏推辭一番,隨後等皇帝下旨勸諭,便可正式上任,此旨一般被稱為“溫旨” 。王安也打算照章辦理,他以養病為由,向朱由校寫了份辭疏,便搬回了吉安所住地,之後便去西山作短暫的休憩。然而令王安後悔終身得是,他萬萬沒有料到,淫狠的客氏竟會乘虛而入,勾結秉筆太監王體乾與魏進忠,不僅奪走了他的掌印職務,還要一心置他於死地。

客氏一向反感王安,因他從不正眼看自己,她對秉筆王體乾存有好感,喜歡他的柔媚,而王體乾早有覬覦司禮監掌印之心,於是二人一拍即合。客氏找魏進忠商議此事,魏開始有些不肯,他想起去年盜寶一事,多虧了王安手下留情,自己才免除了牢獄之苦,不然至今自己還蹲在詔獄中,什麼前程啊富貴啊當秉筆太監啊,豈不都成了泡影 ? 客氏見老魏不熱心此事,便想出了一個激將法,她清楚魏進忠原是東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