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1/5頁)
章節報錯
這時候唐朝軍力開始漸漸下降,先是敗於契丹,後是敗於突厥,前方死亡將士無數,許多邊境百姓遭受池魚之災,然而朝廷繼續開邊,可在朝中還斬殺了許多能征善戰的大將,自毀長城。
因此,去年十月,狄仁傑上書說:“天生四夷,皆在先王封略之外,故東拒滄海,西阻流沙。。。。。。但當敕邊兵,謹守備,遠斥候,聚資糧,待其自致,然後擊之。以逸待勞則戰士力倍,以主御客則我得其便,堅壁清野則冠無所得,自然二賊深入則有顛躓之慮淺入必無寇獲之益。如此數年,可使二虜不擊而服矣。”
其實這種辦法也不好,宋朝似乎就是這麼玩過的。唐朝兵力下降的主要原因還是府兵制在武則天手上敗壞,以及武則天斬殺了許多能征善戰的將軍,這是武則天三大詬點之一。
而這首詩正是諷刺主將驕逸輕敵,不恤士卒,致使戰事失利。這使得狄仁傑想起去年王孝傑輕敵,被契丹大敗,十七萬唐軍幾乎九死一生。因此狄仁傑一看到此詩後,就與他的想法產生了共鳴。
最難得這首詩寫得悲壯遼闊,氣骨剛錚,讓人看了後感概萬千。因此,狄仁傑看了,差一點驚呼起來。
不但狄仁傑。此時在坐的各位可以說幾乎聚集了唐朝現在所有精英詩人。可聽了這首詩後,全部都茫然若失,連狂傲的老杜同志都不發一言。與這首詩相比起來,難怪上官婉兒剛才看不上他們所有的詩篇。
狄仁傑將崔獻、宋元爽、吉頊拉到一邊,小聲地問:“你們可知道這首詩是誰寫的?”
這樣的詩作,想必一出必然會風靡天下,可是狄仁傑就從沒有聽過。他沒有聽過,宋元爽三人同樣茫然地搖頭。
狄仁傑與這三位大人面面相覷,心中不約而同地想道:難道這首詩是這少年所寫?
正在此時,他們忽然聽到這個少年再次嘆息一聲,看著這幅畫說道:“雖然紙張頑陋,筆墨簡粗,可畫無畫意,字無字形,什麼時候我才能到達大成?”
說著,將這張圖畫從畫板上拿了起來,伸手要將它撕去。
狄仁傑急道:“別忙撕!”
真有點著急了,首先就是這幅畫,畫法別出心裁不說,畫功未必趕得上敢稱當世第一,可也是上乘佳品。後世稱唐代著名畫家無非是吳道子、李思訓,閻立本、王維等人。可這時候唐朝還受著晉朝士分九等的影響,將各種畫家分成不同的等級,排名與後世人眼裡的排名多有所不同。
縱觀整個唐朝,唐人眼裡畫家的品格是親王三人:漢王元昌,江都王李緒,嗣騰王李湛然。他們排在第一位與畫功無關,主要是他們的超然地位。但這三人均以善畫蜂蝶禽鳥聞名於世。
其次到神品上一人,吳道子。神品中一人,周昉。神品下七人,閻立本、尉遲乙僧、閻立德、韓斡、李思訓、張璪。妙品上七人,韋無忝、朱審、王維、韋偃、王宰、楊炎、韓滉。妙品中五人,陳閎、範長壽、張萱、程修己、邊鸞。妙品下馮紹政、張孝師等十人。能品上陳譚等六人。能品中楊辨等二十八人。能品下黃諤等二十六人。逸品王墨、張志和、李靈省三人。
這個排名十分地苛刻,連張孝師、吳知敏等人都沒有擠進去。當然現在才是初唐到中唐時期,這個排名還沒有出來。但如果按照這個排名,在狄仁傑眼裡,這個少年的畫功神品自然無緣,妙品也望背其難,可如果要排,也能勉強進入能品中下之流。
如果這個少年知道這個當朝最有名氣的宰相居然給了他這麼高的品價,也許會受寵若驚。其實也是狄仁傑心理有關,如果排進這九品之內,也是看到這首詩的原因。
而且這個少年這手小草也似乎開創了一個書法的先河,最難得還是這首詩。如果將這幅畫加上這首詩交到武皇手裡,將會對武皇產生多麼大的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