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頁(第1/2頁)
章節報錯
宮外擊鼓鳴冤?還挑在大年初五復朝第一日?!
忽得,這殿中再沒清醒的瞌睡都陡然清醒了!
「帶上來。」李徹沉聲。
殿中都私下議論紛紛。
只是等見到上殿的人是楚逢臨的時候,殿中不少人都直接愣住,楚……楚逢臨
大理寺卿張世傑僵住。
有不明所以的人悄聲問道,怎麼了?
一側人低聲道,楚家的二爺……
當即,殿中靜得鴉雀無聲。
楚逢臨上前,掀起衣擺在殿中下跪,雙手舉起的卷冊高過頭頂,正聲道,「草民楚逢臨,為醫女洛抿擊鼓鳴冤,幾年前先帝徹查淑妃一事,大理寺曾被人誤導和竄供,淑妃並非洛抿所害,操縱此事的,另有其人!」
話音剛落,殿中紛紛譁然!
又是楚洛的父親,又是淑妃,又是醫女洛抿,還有大理寺被人竄供,一時間猶如一枚□□投到了朝中!
十二玉藻冕旒下,李徹目光看向溫國公。
溫餘海臉色毫無預兆突變。
第102章 驚濤駭浪 ……
殿中都在錯愕當中,沒人多留意溫餘海的神色。
溫餘海臉色忽變,卻慣來沉穩淡然沒有吱聲,只抬眸看向殿上。離得遠,文帝跟前又隔著玉藻冕旒,他看不清文帝神色,便也無法揣度出文帝的心思,但他下意識猜度著,此事是否文帝有關聯……
更重要的是,事隔這麼多年,他沒想到當年淑妃的舊事還會被人拿到朝堂上重提。
而重提此事的這個人,竟是楚洛的父親……
溫餘海腦海中其實驚愕。
此事換作任何一個人,此事許是都能在朝堂上掩了過去。
但這個人是楚逢臨,楚洛的父親。
文帝與楚洛才大婚,不可能將楚逢臨這個岳丈晾在一處,留人詬病……
殿中仍是譁然,溫如還試圖繼續在心中縷清其中的關係,醫女洛抿……楚洛是楚逢臨的女兒……楚洛的生母是楚逢臨的妾氏,也姓洛……
忽得,溫餘海一怔,真這麼巧合?
溫餘海慣來沉穩的臉上,也忽得露出一絲明顯的縫隙!
忽然在想一件事,為何文帝這麼信賴楚洛,為何不惜讓建安侯府倒臺也要保楚洛?
難道,從一開始,文帝就知曉楚洛是洛抿的女兒?!
知曉此事背後的始作俑者是溫家?
溫餘海心頭凌然,楚逢臨不會沒有緣由在宮外擊鼓。莫非,手中真的握有旁的把柄?
他飛快在記憶中搜尋當年淑妃當年遇害一事,應當都做得乾乾淨淨了,但楚逢臨若是沒有查到什麼實際的證據,不應當在這個時候在宮外擊鼓鳴冤,鬧到殿前來。
殿前無兒戲。
楚家二房如今如日中天,楚逢臨沒有理由在這個時候按耐不住,要給洛抿翻案。
即便是知曉洛抿是無辜的,洛抿也不過一個妾氏,即便洛抿的一雙兒女出息了,那他也應當為了自己的這雙子女,將洛抿一案同他們摘得乾乾淨淨才是。而不是,像今日這樣主動站出來,將自己和兒女推至風口浪尖……除非,存了不破不立的心思,且有足夠的信心和證據能徹底推翻先帝尚在時,大理寺審理的這樁「證據確鑿」的大案。
楚家連爵位的削了,他哪來的自信?!
溫餘海實在想不通楚逢臨這麼做的原因。
沒有道理……
溫餘海眉頭緊皺著,猜不透楚逢臨的意圖,便猜不到他究竟握有什麼樣的證據和籌碼。
而且,文帝和楚洛年關前才大婚,楚逢臨此時就將楚洛推至風口浪尖,一點預兆都沒有?溫餘海只覺,楚逢臨若不是有非要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