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頁(第2/2頁)
章節報錯
的原因,那就是文帝要動溫家了。
溫餘海心中越漸肯定這個念頭……
但文帝若是知曉當年將他送出宮外的人是洛抿,知曉此事的來龍去脈,那當年先帝在徹查淑妃之死時,文帝就不會緘口,讓冒死救了自己性命的醫女背上大逆不道,甚至要株連合族的罪名。
而且文帝早前在早朝上也曾傳召過楚洛,當著百官的面,親封了楚洛做從四品秉筆侍書,那時候文帝的理由也說的都是惠王之亂和寧王之亂時候的事,並沒有參雜過洛抿的事。
此事有蹊蹺。
溫餘海對不能掌控的事心中無底。
整個年關,溫家上下都在計策應對老三拖延物資之事,全然將溫家摘出去不可能,但至少能保得溫家不會受太大動盪,即便受動盪,也很快就能換換惡化。但溫餘海萬萬沒想到,年後之後,浮出水面的不是物資拖欠一事,而是淑妃遇害之事……
是死罪。
溫餘海官場沉浮多年,即便眼下心中都已驚濤駭浪,臉上方才的失策也只持續了稍許——楚逢臨的口中的另有其人,未必就是溫家……
他無需在此處先自亂陣腳。
溫如海心中拿捏。
……
眼下,楚逢臨的話音剛落,就連大監這樣穩妥的人呢,都鮮有得僵在殿上。
一側,李徹轉眸朝大監看過去。
大家覺察到李徹的目光投來,才倏然反應過來,沒聽錯,方才就是楚二爺在宮外擊鼓,還有卷冊要呈上。
大監連忙下了殿中。
一路上,腦海中都是先前楚逢臨口中的醫女洛抿,淑妃,大理寺竄供等驚濤駭浪的字眼……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