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裁撤道宮(第1/2頁)
章節報錯
提起剪綵術,連最沉默寡言的宗玄天師吳筠都期待地望向蘇鶴。
下至民間上至朝堂,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即使是崇玄署道長,也沒有點石成金之術,那屬於仙人手段。
這話其實是假的。
事實上,無論是居於天下道門之首的上清道,還是正一道和靈寶道兩派,只要修為達到七境天璇境,點石成金不過是隨手就來的小把戲罷了。
只不過道門秉承順天應時的理念,不願隨意出手更改事物本質,就是偶爾事出有因而為之,也很少會被百姓們看到。
至於朝廷那邊,就更不必提了,若是讓戶部的官員們得知崇玄署道長們有這種手段,戶部尚書及其他堂官會天天死守在終南山門前求見。
也正因他們掌握了類似的法術,才會對蘇鶴的剪綵術更加好奇。
蘇鶴自打三入長安以來,每隔十天半月就要剪綵一樣奇妙之物,有些是皇帝要的,有些則放在亨運錢莊公開拍賣,以應付那些鋪天蓋地、四面八方的慕名而來者。
就靠這一手,蘇鶴短短几個月就成了腰纏萬貫的富豪——雖然他現在也不怎麼看重這些錢財。
而與之合作的亨運錢莊也同樣賺得盆滿缽滿,公孫氏族人們都很滿意,看蘇鶴也越來越順眼。
剪綵品如此大量的流出,崇玄署的道長們自然也親眼見過,道長們發現,這些器物上似乎都蘊含著一股特殊的韻味。
既非道法,也不是佛門神通,與儒道才氣也大有不同。
而更重要的是,上官婉兒在吐蕃軍營邊的營地裡,給蘇鶴施展灌頂之術時,她所看到的那一抹金光……
回山後,上官婉兒擔心是她自己疏忽了某些記載,特意把藏經閣所有典籍完整地閱過一遍,仍舊不得其解。
在遍尋記載無所得後,她將此事告知了師尊葉法善。
當上官婉兒詳細地描述出蘇鶴腦海裡的奇異以及他身上的特殊之處時,葉法善罕見地表現出驚愕的神色,隨即似乎有些懊惱,但很快還是恢復為平靜。
葉法善沒有著急於去尋找蘇鶴問個清楚,他以上清紫微斗數卦算了一下,算出今日蘇鶴會來到終南山,便讓師弟司馬承禎開口提出此事。
這也是為了減輕蘇鶴心中的戒備,防止他有所保留。
此刻聽到司馬承禎想一觀剪綵技藝,蘇鶴自無不可,當即掏出剪綵刀,丟擲數頁宣紙,當場給眾人剪綵出來一株栩栩如生的青松。
青松蒼翠挺拔,針葉濃密,與活生生的樹木幾乎毫無差別。
殿內的十二天師皆驚異不已,連連稱讚。
唯有司馬承禎和吳筠兩人,在觀看過後沉默不語,良久,司馬承禎扭頭向葉法善問道:
“師兄?”
葉法善沉吟了片刻,開口笑道:
“蘇郎君果然技藝非非凡,不過貧道有個疑惑,如蘇郎君換一柄刀劍,還能做到這一點麼?”
蘇鶴聞言一愣,旋即搖頭道:
“葉天師一針見血,若如此,晚輩不能做到。”
關於這一點,他早就試過了,離開了剪綵刀,雖然剪綵技藝猶在,卻不能達到化虛為實的境界。
葉法善點點頭,沒有繼續問下去,而是讓上官婉兒和李令月隨蘇鶴下山。
他還特別叮囑了兩個女弟子,“在京中行事務必小心,為師不可能次次及時趕到。”
二女齊聲應下,拜別過三位護國天師及師兄弟後,蘇鶴和上官婉兒、李令月一道離開了終南山。
這一次,二女照例施展了易容術改變原本的容貌,並且在李令月與蘇鶴一路上激烈的爭論下,決定把兩人的身份安排為蘇鶴家中的婢女。
回到京城後,皇帝專門問及蘇鶴為何在聖駕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