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

正如洛陽呂氏。

並沒有因為呂不韋的下場而徹底沒落。

而這。

也涉及到一個極其兇險的問題。

罪不及後代。

呂不韋死後,呂氏在朝堂的力量被始皇帝肅清一空,這才清除了呂氏的影響力。

而在隨後,始皇帝實行了凡是與呂氏有牽連的官員逐漸被免除,這才令洛陽呂氏逐漸沒落。

也就是在實行了這兩個策略之後,一國宰相在朝堂的話語權,才徹底消失。

然而。

一旦廢除罪及後代的政策。

看似。

這樣的政策在惠及百姓,百姓犯罪之後子孫可以為官。

但是。

其根本在於,這必然是要讓呂氏、蘇氏等等這種真正的貴族重新崛起。

蘇氏還好,時過百年,蘇秦的影響力已經所剩無幾。

但呂氏,左右不過二十餘年,呂不韋的影響力依舊存在。

而這。

廢除便意味著加快階級固化。

而他。

在三川郡郡守舉薦的情況下,讓呂氏二三子入朝為官,但並沒有廢除罪及後代的律法。

完全是因為。

最及後代的事情,是完全可以進行模稜兩可的方式來處理的,一定要進行嚴格的規定,反而適得其反。

讓呂氏二三子為官,所釋放的訊號無疑是給那些曾經犯錯的官員後代一個機會,這個機會能不能把握住,看你表現。

而不廢除罪及後代這樣的律法規定,是要警告所有犯錯的人,不要輕易從惡。

一旦廢除。

意味著當老子犯錯之後,兒子可以跟著老子所積累資源迅速的上升,那還有別人什麼事。

而當所有官員後代都是如此。

那麼,官員階級一定會固化,上升之路一定會被堵塞。

反之。

不以出身論才學的局面。

如果你有才學,酌格提拔,免除罪人後代的身份。

凡是以絕對來衡量的事情,就一定會出現對立的局面。

吃飽喝足。

嬴城起身離席的笑道:“天色已黑,今夜就在嶢關住下了,蘇將軍不如帶著本監國去轉轉吧,順便說說,這嶢關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