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不論是努爾哈赤還是皇太極,都翻不了浪。

大明用關寧錦這條防線做成一根拴緊女真的吊繩,然後聯合蒙古、朝鮮,對女真進行全面位的經濟封鎖制裁,憋也能把這幫女真辮子全數憋死。

但是隨著松錦之戰的失敗,整個關寧錦防線完全崩塌,山海關之外的所有城池都已經歸了女真辮子們。

現在的明軍除了守住山海關,已經再無力出關。

而說起這松錦之戰的過程。

季伯鷹瞥了眼崇禎他都忍不住想給崇禎兩個耳巴子。

這場耗時兩年的遼東松錦之戰,是一場典型的圍點打援。

皇太極的清軍先是圍住了駐防錦州的祖大壽,同時逐步切斷了祖大壽的糧草,在祖大壽的求援之下,崇禎火速調正在鎮壓內部起義軍的洪承疇為薊遼總督,率吳三桂在內的八總兵,共計十三萬人出關,緊急馳援錦州。

原本。

依照洪承疇最初制定的策略,是決定穩紮穩打,從寧遠開始,十三萬大軍逐步朝著錦州推進,以免屁股後露出破綻,被清軍千年殺。

畢竟自個手頭這十三萬已經是關內最後的本錢了,要是全報銷在關外,那大明就真沒得玩了。

但洪承疇還沒在寧遠待上幾天,崇禎一天天的下旨催促出戰,再加上監軍張若麒天天在洪承疇辦公室催戰,迫於聖命,無奈之下,洪承疇只能改變穩紮穩打的策略,改為速戰速決。

洪承疇從寧遠誓師,率十三萬大軍疾行百里至錦州城下。

可也正是因為如此倉促進軍,以至於十三萬大軍顧頭不顧尾,雖然初戰取得了大捷,然而身後卻是露出了大破綻。

得前線戰報,皇太極日夜疾馳五百里趕赴戰場,在觀察了戰場局勢,感嘆了洪承疇排兵佈陣的完美之後,果斷雙手結印,搓了兩個千年殺。

皇太極下了兩道軍令。

一,偷摸在明軍後方糧道挖了三道長達五十里的壕溝,壕深八尺,上廣一丈二尺,下極狹窄,僅可容趾,馬不能渡,人不能登。

二,雙方松山一戰之前,暗令阿濟格,趁海水落潮時機,劫掠走了明軍在筆架山的十二座糧庫。

如此一來,現有的糧庫被劫,後續的糧道又被斷了,明軍士氣一落千丈。

手中只剩下三天軍糧的明軍,不得不選擇與清軍決戰,但其實就算是決戰,洪承疇手中握有十三萬精兵,錦州城內的祖大壽還有數萬兵馬。

前後夾擊之下,未免不能搏一把。

但可惜的是,隨著糧庫被奪、糧道被斷,明軍已然是變成了一盤散沙。

尤其是以監軍張若麒為首,天天嚷著要跑路,儼然是全軍首席跑跑,來自於全軍領導層的怯戰,讓原本已經是亂了的軍心,亂上加上。

再加上,參戰一同出關的八總兵和洪承疇並非是穿一條褲子。

比如最為突出的大同總兵王樸,這小子動作最為迅速,還沒等開打,前一天夜裡就直接撒丫子跑路了。

王樸的這一跑,如同是推倒了多米諾骨牌,其他各大總兵皆是被迫提前行動。

霎時間,整個松山戰場徹底亂了,十幾萬大軍四處逃竄,混雜在一處,也搞不清誰是誰的人,洪承疇搞不清,各個總兵也搞不清,各方的軍令根本無法傳達,都不知道下一步該往哪裡跑。

就連清軍都看懵了,還以為這是什麼新奇的陣型打法。

反應過來之後,清軍像是打兔子似的狩獵,十數萬明軍就此變成了任人宰割的兔子。

最後,全軍崩潰。

總兵王樸和吳三桂逃進了杏山,馬科和李明輔逃進了塔山,而身為主帥的洪承疇則是退守松山。

洪承疇剛進松山,清軍就把松山給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