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今後再也不會讓出去。袁紹要是知道趙興為了算計他,竟然暗中運作了整整一年之久,只怕會氣瘋掉。
第171卷 第1367節:張郃死守廮陶城 (4)
同時從方城出兵的熊羆軍,首先攻打的是中山國東面的河間國,他們攻城略地的方式與雄武軍如出一轍,甚至更加恐怖。徐庶首先命令特戰大隊潛入河間國境內大肆破壞,甚至暗殺了駐守在河間國的袁軍將領韓珩和岑壁二人。在河間國內造成了巨大混亂之後,熊羆軍的火器部隊便緊跟著向袁軍發起飽和攻擊,只一輪轟天雷的密集轟炸過後,袁紹的軍隊便徹底崩潰,紛紛出城投降,不敢做絲毫抵抗。
雄武軍和熊羆軍以摧枯拉朽的速度佔領了中山國和河間國兩個大郡之後,雄武軍轉頭向西,攻打中山國西面的常山國;熊羆軍轉頭向東,攻打河間國東面的渤海郡。令李進武和徐庶沒有想到的是,這兩個郡國的駐軍接到了袁紹的命令,緊急撤往鉅鹿郡,將部隊合於一處,準備死守廮陶城,所以雄武軍和熊羆軍實際上沒有費多大力氣便接著佔領了常山和渤海,將冀州一半的疆域佔了下來。
負責從西路打通壺關至林縣通道的張遼,在壺關之下遇到了袁紹外甥高幹的強烈抵抗,這讓急於前往冀州尋袁紹晦氣的張遼十分生氣。張遼一面埋怨著當初四哥將壺關丟給了東路聯軍,一面召集數萬百姓土木作業,準備使用當初東路聯軍攻佔壺關的辦法,反過來把壺關之上的袁軍趕回去。
這時,從臥虎城來了一封急報,張遼看過之後仰天大笑,然後自言自語地說道:“我就說嘛,當初把壺關修得跟鐵桶一般,豈不是白白便宜了袁紹那傢伙,原來關下竟然還有暗道透過,也不知當初李植帶人挖地道時怎麼就沒有發現?”
原來當初保衛幷州的大戰結束之後,壺關便落在袁紹手中,幾經談判,袁紹也不肯交出來,趙興一怒之下便發動百姓重築了一道更加雄峻的壺關,與原來的壺關之間僅有兩裡之遙,相互對應。這次張遼率軍東進,首先就要拿下高幹把守的舊壺關,徹底打通晉國中太行山中段通往冀州的道路,為今後管轄冀州做好準備。
舊壺關相比新壺關雖然要小一些,但也是十分堅固險峻,就算用轟天雷都難以奏效,所以張遼才會犯愁。當他收到趙興的密信,得知舊壺關在當初修建的時候便特意留有暗道,自然是大喜過望,只盼著夜幕早日降臨,然後他率領大軍自地道之中透過,活捉了舊壺關上的高幹。
第五四一章張郃死守廮陶城
舊壺關下面的地道修的很長,長得讓張遼看了都覺得吃驚。當初為了隱蔽的需要,這條深埋在地下三丈的地道進口距離舊壺關有三里之遙,出口距離壺關也有兩裡之遙,整個地道內部修得十分規整寬敞,可以在裡面暗藏幾萬大軍而不被人知。
第171卷 第1368節:張郃死守廮陶城 (5)
就算當初壺關面臨危險,被李植採用堆土壘牆的辦法逼近關牆時,趙雲也沒有暴露這條可以將部隊輸送到敵人背後的地道。因為當時壺關守軍兵力有限,就算從地道之中摸到了東路聯軍的後邊,能夠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但卻無法扭轉整個戰場形勢,而一旦地道被聯軍發現,則很有可能成為聯軍越過壺關的便捷通道。
若不是趙雲及時帶著部隊向後撤退,修築了一道新牆,當時李植的部隊便從壺關的底下鑿出來了一條密道,對舊壺關形成了內外夾攻的格局。李植當時帶人挖掘的地道是從壺關的正中位置穿過,而趙興讓人修的這條地道卻是繞著壺關旁邊的山腳修築,所以無法被人察覺。
趙興當初修築這條藏兵地道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協助舊壺關之上的守軍一舉殲滅來犯的敵人,如今舊壺關易主,正好可以將部隊秘密從晉國方向轉運到壺關的東面,給駐守壺關的兩萬袁軍來個突然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