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考了省立第一女子中學,也就是老百姓說的安慶女中。

安慶女中老校徽。

安慶女中與六邑中學,同在老城之北,兩所學校一東一西,中間隔著一個聖保羅中學。從汪家塘出來,走福泉街向北,到同仁醫院街向東,由百花亭街向北到底,便是安慶女中。安慶女中的前身,是女子師範學堂,創辦於宣統元年(1909),創辦人是跛著一條腿的吳季白。當時學堂在風節井街西,與狀元府一牆之隔。三年後,安徽政局發生變化,女子師範學堂改為安徽省立第一女子師範學校,校址也遷到城北百花亭,也就是曾發生過徐錫麟起義的安徽高等巡警學堂。學校初期規模並不大,只有師範本科一個班,但另外設有初等、高小各一班(後稱附屬小學第一部),並開設有幼稚園。孫多慈考入安慶女中,是1927年秋的事,當時她還不滿十六歲,學校也還是省立第一女子師範學校。易名為省立第一女子中學,是1928年的事。這年秋天,孫多慈高中二年級時,胸前的校徽,就換了省立第一女子中學。

此時的孫多慈,上身是月白色的大袖衫,下身是藍色的短裙,剪著齊刷刷的短髮,是典型的安慶城美少女,走到街上,行人都要多望幾眼。

1928年是畫家徐悲鴻事業發展的高峰年。

2月,與田漢、歐陽予倩共同創辦的南國藝術學院開學。後因夫人蔣碧微反對,被迫退出。

2月,應南京國立中央大學之聘,兼任教育學院藝術專修科美術教授。夏,至校任教。並在南京第四師範學校舉行個人畫展。

7月,應中華藝術大學之聘,出任校務行政委員,兼西畫教授。

11月,接任北平大學藝術學院院長一職。

是年,完成大幅油畫《田橫五百士》創作。油畫題材出自《史記?田儋列傳》,文末感嘆:“田橫之高節,賓客慕義而從橫死,豈非至賢!餘因而列焉。不無善畫者,莫能圖,何哉?”徐悲鴻讀後心動。

1928年,許紹棣出任國民黨浙江省黨部執行委員兼宣傳部長,成為國民黨一方政要。

三、 家有變故

三、 家有變故(1)

孫多慈後來回憶說:“既入安徽第一女中,吾所交友,悉與吾同嗜。每於課餘,輒取紙筆,任意揮寫;墨彩飛濺,相顧而笑,意自得也。或於上課時,竊摹教師尊容,傳遞戲樂;或寫雞犬村舍,以相贈答。凡此種種,雖不足紀,要皆徵吾之於藝,有如盛渴之遇甘露也。”

短短數句,既生動,又可愛。字裡行間,我們能看到的,是一個青春的、清純的、活潑的美少女。

在1929年秋家有變故之前,孫多慈生活在無憂無慮的家庭環境和學習環境之中。

在安慶女中,最先肯定孫多慈繪畫天分的,是圖畫教師胡衡一。那時候的胡衡一,身體略略有些胖,尤其在冬天,穿著寬大的長袍,顯得十分臃腫。臃腫的圖畫教師,在講臺上放一隻蘋果,讓學生做靜物寫生練習。大家都低頭認真地去畫那隻蘋果,孫多慈卻在畫紙上畫臃腫的圖畫教師。雖然談不上形似,但多少也還有神似之處。胡衡一老遠就知道她在下面做小動作,也不說破,故意繞到教室後面,再輕輕上前,逮了個正著。以為至少要吃一頓批評,

卻沒有,胡老師反而“呵呵”笑出聲來,把她的“作品”高高向學生揚起,

孫多慈作《妹妹》,油畫。

“孫多慈同學放著小蘋果不畫,非要畫我這隻大蘋果,大家看看,還真有些傳神呢!只要同學們畫得好,想怎麼畫就怎麼畫,老師無所謂。”

孫多慈在同學們羨慕的眼光中,多少有些得意,而對胡衡一老師的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