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江南三才子之一。他耿介不阿,同喬宇志趣相投。一代名臣的聯袂相遊,為蒼山留下了佳話。碑文的書撰為喬宇62歲時的作品,文、書俱老,在書法藝術、文史資料等方面都有相當的價值,是蒼巖山中的名碑。因作者曾官居吏部,故此碑被稱作“尚書古碣”。碑文的勒刻與碑身的雕琢,均屬上乘。碑帽透雕蟠龍,人亦指其為“透龍碑”。建國前寺僧為了騙錢,編造說,能把硬幣貼在碑上者,即可生男孩,至今仍有不少遊人登碑貼幣,以致此碑已有較重的磨損。g

'奉獻'

………【佛之蒼巖】………

每遊蒼巖山我都思索這樣一個問題:南陽公主這位隋朝帝女,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為什麼在她風姿卓越的青春年華,毅然離開了龍樓鳳閣千里迢迢來到位處太行東麓的井陘縣蒼巖山出家為尼?難道僅僅是因為她厭倦了宮廷生活,出於幼稚就一時賭氣想皈依佛門,在清風明月中圖個清閒自在?據《隋書》記載,南陽公主為隋煬帝長女,14歲嫁與許國公宇文述之次子宇文士及。公主美風儀,有志節,敬公婆,重禮儀,為世人稱道……想必是宮廷的**奢靡、父皇的昏暈無道,加之連年的戰爭使得民生塗炭、哀鴻遍野。因而,她看透了人生的無常與痛苦、環境際遇的惡劣以及人際關係的殘忍,於是,一個刻骨銘心的信念在心中升起;要親手創造一個能救苦救難的美麗佛國。她終於邁出了艱難的第一步。她的“出世”正是為了“入世”?要不然,她不會巖居穴棲,栽花植木,墾荒播種,過清苦日子,在這荒無人煙的地方度過62個春秋,並以八旬之高齡,終老蒼巖,功成正果,進入“涅盤”境界;也不會去攀高歷險,遍採草藥,療化蒼生;更不會去緣化眾生來修建橋樓寺廟。誰曾想,一千四百多年後的今天,蒼巖山竟成為具有遊覽、觀光、度假、科研等多種功能的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橋樓殿是中國著名的三大懸空寺之一。南陽公主既是一位堅強的弱女子,更是一位柔弱的女強人。是想那時兵荒馬亂,人人自危,更兼窮鄉僻壤,民生艱窘,何況懸崖峭壁,荊棘叢生,要開闢道路,並在兩峰對峙的絕壁之上建造橋樓寺廟,談何容易!她那向佛的念頭一閃,便如金子般珍貴,震驚十方世界,不僅比丘尼從者雲集,當地百姓也積極響應。據民間傳說,連如來佛也前來相助,魯班也獻計獻藝,八仙也各施才能從四大名山採五色石搞懸空搬運,正應驗了那句“得到多助”的話。前些年到蒼巖山採風,聽山下胡家灘村民講,那時候,南陽公主在巖畔小憩,做了一個夢,夢見一頭牛託著一捆柴向準備施工建橋的峽谷間走去,柴牛越走越大,終於將一大捆柴鑲滿澗隙…她猛然醒來,產生了以柴為牛的靈感(民間稱拱橋為牛),她和當地百姓砍來一捆捆木柴,塞滿山澗,填土成拱,建起了虹橋,並精心設計,在橋上建殿,殿面寬五間進深三間,四面出廊,是一座九脊重簷閣樓式建築。佛之蒼巖

南陽公主和那些隋朝先民們從遠處觀望,只見琉璃瓦頂,朱楹彩簷,依山傍勢,佈局合理,構造新穎,精巧絕倫,與周圍自然景物渾然天成,雖為人作,宛若神工。這樣的高難度施工,要是在今天,恐怕需要投資上千萬元,說不定還要動用直升飛機或高空索道、起吊機之類。話說回頭,當時先民們一個個歡呼雀躍,慶賀他們的智慧結晶。緊接著,又在殿內塑有三座佛像,正中如來佛,左為藥師佛,右為彌勒佛,兩側是神態各異的十八羅漢。作為蒼巖山的開山祖師,南陽公主無疑是位修行、持戒、忍辱、堅韌、精進、安禪、睿智所燻修的偉大女性,她把寺院取名為“興善寺”,意在救苦救難,普度眾生。後來,修成正果之後,當地百姓感念其恩德,為他建廟修塔,塑化金身,尊奉她為“蒼山聖母”。蒼巖山的雄奇之中不乏秀美,壯麗之中更見幽深,似乎也正是她的柔弱之中更蘊含堅強的生動體現。天人合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