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甦。

出口是中國經濟起飛最主要的引擎,這是我們過去各種文獻的主要結論。危機之前的2007年,出口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接近40%,自2001年以來翻了一番,貿易依存度(進出口之和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接近70%。這兩個數字遠遠高於美國、日本(被認為是出口導向的)等大國,以及印度等大多數發展中國家。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比較優勢”的發揮很好地解釋了出口規模的膨脹,中國擁有規模龐大價格低廉的勞動力資源,長期以來,中國的人口結構也處於一個良好狀態,人口紅利效應顯著。

與此同時,也有不少學者強調了中國市場體制背後的強勢政府,並且認為比較優勢戰略並沒有起到很大的作用。經典的發展經濟學在幾十年前就強調,政府有意地實現進口替代和出口替代能夠引導後進國家實現跨越式發展。筆者最近閱讀的一篇文獻就呼應了這一觀點。哈佛大學經濟學家羅德里克(Deniel Rodrik)指出,對一國經濟增長來說,重要的是出口什麼,而不是出口多少。他認為,出口部門之所以對中國至關重要,不是因為中國出口規模的龐大,而在於出口產品“質”的特製。顯然,如果中國按照傳統的比較優勢理論進行生產,那麼中國集中生產和出口的將是勞動密集型產品。然而,羅德里克的證據顯示,中國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要比人們一般認為的高得多。中國的生產和出口模式與其收入所處水平不相對應,也偏離了比較優勢的內涵。出口部門較高的利潤吸引了更多企業跟進,經濟資源就會從生產率較低的部門轉移到生產率較高的部門。這種由不同部門的生產率差異及結構調整引發的經濟增長正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根源。

在考量這些觀點時,不由得讓人想起日本經濟產業研究所高階研究員關志雄先生多年前的一篇文章。關先生曾在《亞洲時報》上撰文發問,為什麼日本不害怕中國製造?他的答案時,因為中國製造的產品中大量包含了國外企業的產品,“Made in China”(中國製造)實際上是“Made by China”(由中國製造)。中國出口的產品包含很多諸如“日本製造”、“臺灣製造”、“德國製造”的外國投入品,這些進口的零部件並不構成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國內生產總值)。實際上,每出口100萬美元的產品,就需要進口50萬美元的中間材料,而且越是高科技產品,這種進口成分的比重就越高。

這代表了研究出口對中國經濟重要性的另一種視角。的確,因為中國的出口部門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加工業基礎之上的,這意味著出口實際上對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貢獻並不大。按生產法的國內生產總值核算原理,國內生產總值是一個附加值的概念,並不包括中間投入品,無論這種投入品是來自國內還是國外。這也就是為什麼瑞士銀行的經濟學家安德森不認為中國是一個出口導向型經濟的原因。用他的話說,所謂“脫鉤”與否的爭論其實是多餘的,因為中國經濟從未與美國真正掛鉤。通俗地說,與美國脫鉤是指,中國經濟從來就沒有看過美國的臉色。或者說,美國打噴嚏,中國卻挺好。如果是這樣,那麼出口的下降並不意味著中國經濟的災難。

中國失去出口,經濟將會怎樣?(2)

事實上,出口/國內生產總值並不是衡量出口在一國經濟中重要性的可靠指標。中國並不是出口/國內生產總值比重最高的國家。2006年馬來西亞的出口/國內生產總值比重接近100%,越南2007年的出口/國內生產總值比重也超過90%,新加坡甚至達到了201%,中國香港與新加坡類似。顯然,儘管出口/國內生產總值比重接近1甚至超過2,但我們很難得出結論認為馬來西亞的出口部門可與整個國民經濟規模等量齊觀,或者新加坡的出口部門是其國民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