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

震驚,除了震驚還是震驚!

包括御座上的李世民,一時間也沒有反應過來,他知道兒子李治和謝逸去草原穩住阿史那思摩的同時,李績率部前去截擊薛延陀。

對此他沒有過高的期望,只是希望能夠化解危機,不要釀成兵禍,兒子也能平安回來就好。

卻不想,結果竟然是……不僅成功化解了邊疆危機,還順手做了一件了不得,讓人驚喜萬分的大事。

薛延陀就這麼完了?李世民早就有此想法,可惜一直沒有機會,更煩惱牽一髮而動全身,難以集中兵力進攻薛延陀。

卻不想,恍惚之間,李績便把這事給辦妥了,如此的容易,堪稱是不費吹灰之力。

驚喜啊,李二陛下驚喜不已,一時間竟險些不知道說什麼!(未完待續。)

第二九三章 賞罰難題

太極殿上宛如一聲驚雷炸響,鎮住了許多人,包括皇帝李世民。

有那麼數十秒的時間,朝堂上鴉雀無聲,落針可聞,幾乎所有人都被這個喜訊給驚呆了。

不過待回過神來以後,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前所未有的喜悅和興奮。

李世民也回過神來,什麼也沒說,而是從內侍手中接過奏疏。作為皇帝,他不能和大臣們一樣,事情已經發生了,自己不能什麼都不知道。

奏疏有兩份,來自三個人。

晉王李治的奏疏,後面有謝逸的附件,再者便是英國公李績的奏疏,是關於此次戰事詳情的。

李世民看的很快,匆匆瀏覽之後點頭道:“雉奴和李績果然不負所望!”

一句話,已經表明此番事件乃英明神武的李二陛下做的統籌安排,晉王和李績只是具體的執行者。

皇帝陛下英明神武啊!

這是原則性問題,所以立即有朝臣出列,向皇帝陛下祝賀:“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連宰相房玄齡都笑道:“薛延陀主力殆盡,朝廷去一心腹大患啊!”

“該乘勝追擊,徹底滅了薛延陀,他們竟然進犯我大唐邊境,簡直是不知死活。”憋在眾人心裡許久的話,今天總算是可以說出來了。

“夷男呢?此罪魁禍首定要押送長安,明正典刑。”朝堂上頓時一群人七嘴八舌,理直氣壯。

李世民笑道:“夷男受傷逃走,李績已經派人去追了。”

眾官員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對接下來的局面相當的期待。至於突厥人的事情則沒有一個人提及,畢竟阿史那思摩沒有公開造反,為了穩定起見,沒有人在這方面多嘴。

朝堂上完全是一副皆大歡喜的局面,松州的困局解了。薛延陀人全軍覆沒了,貞觀十四年臨近年底的時候,連續兩場大捷讓人欣喜不已。

除了貞觀四年擊敗東邊突厥那次,大唐好像從沒有過今年這般威勢赫赫的時候,如何能讓人不激動?

所以今日的朝會,因為這份捷報突然間轉變了風向,成為一場慶祝和道喜的聯歡會。

大部分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但有少部分人是例外,比如李承乾和李泰兄弟。

原因無他,只因為晉王李治的名字不斷被提及。不斷被誇讚,連父皇都說出了雉奴不負所望幾個字。

若真水大捷是李績的手筆,但奏疏上卻把李治排在了前面,晉王殿下涉險前往定襄,穩住阿史那思摩和突厥人確實是大功。但若真水大捷似乎有點那什麼,和李治關係不是很大啊!

但李績出於各方面的考慮,自然不敢獨佔這份功勞,所以對晉王殿下多有恭維和推崇。畢竟從職級上來說,晉王殿下才是幷州都督府。而他李績只是都督府的長史,下屬立功,豈能沒有上級的份?

對於李世民而言也是如此,如果此事單獨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