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是至少可以為他們搭建一些簡易的房屋遮風擋雨,現在南邊天氣已經較熱,北方卻還有些涼爽,正是最適合人居住的時候,也不用擔心他們會凍到,簡易的房屋和一些簡單的食物也就夠了,如此,可安百姓之心,使得百姓們都知道大宋是仁愛之國,陛下是仁慈之君。
剛剛經歷過大亂,百姓們最希望的就是有仁愛仁慈之國之君能夠保護治理大家,讓大家過上安穩平和的好日子,這是他們最期望的,如果我們做得好,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穩定燕雲人心,讓燕雲人從心底裡認同大宋之統治,這是對我們最有利的事情,為此,我們自己人苦一些都不成問題。”
嶽翻的話得到了不少人的認同,爭執不下的兩人也對嶽翻的話感到認同,於是同意了意見,開始了具體做事方法的思考和討論,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做事的方法,這就需要一個磨合的過程,而這就不是嶽翻的事情了,這是他最希望看到的頭腦風暴。
趙桓把嶽翻拉到一邊,笑眯眯的對嶽翻說道:“能看到這樣的場面,我是非常高興的,以往只能看到朝臣們為了一點點小事情爭鬥不已,甚至是意氣之爭,而忽略國家大事,如今看到臣子們都在為了國家大事而爭論,並沒有包含自己的私事,我覺得非常高興,這都是鵬展的功勞。”
嶽翻躬身道:“陛下過譽了,之前的官員鮮寡廉恥,只知爭權奪利,只知貪汙**而不知民間疾苦,不知國家危難,大家都在為自己謀私利,陛下再怎麼想要振奮國家,也是難以做到的,因為很多事情陛下一個人是做不到的,如果可以的話,就不需要他們,只需要陛下一個人就可以了,陛下之所以需要臣子,就是需要臣子們來幫助陛下處理陛下處理不了的事情,而如果一個臣子做不到這些,他就不是合格的臣子。
之前的官員因為太上皇一時不察而導致國家危難,百姓困苦,家破人亡,山河淪陷,那些罪臣要負全部責任,而如今陛下將那些罪臣斬殺的斬殺,驅逐的驅逐,降職的降職,而將堅定抗金銳意進取的年輕臣子提拔上來,這些年輕人充滿朝氣,自然勇於進取,會做事,而不計較個人私利。
陛下又以李綱、張叔夜、吳用這類年紀較大的官員來擔當最高職位,讓他們來為這些年輕官員掌舵,使得這些年輕官員的銳意進取不會成為冒進,而這些年紀大的官員也是堅定的抗金之人,具有堅定的意志,不會為他人所左右,這就是這些老臣的重要作用,陛下用人賢明,朝廷自然朝氣蓬勃,大宋自然蒸蒸日上。”
趙桓微笑著拉著嶽翻的手笑道:“若無鵬展,哪裡有大宋的今日,我是知恩圖報的人,鵬展與我有恩,與大宋有恩,我不會忘記,而且鵬展之才華遠在李綱、張叔夜、吳用之上,我以為,鵬展完全可以擔任宰相的職位,統領百官,今日鵬展年歲尚輕,但是來日李相公退居二線之時,就是鵬展登上相位之日。”
嶽翻還是推辭:“臣何德何能,擔當如此職位。”
趙桓勸說道:“這幾日群臣辯論之時,我很少插話,只是在看著,就是為了觀察這些臣子裡面那些事有真才實學可以大用,那些只是有一腔熱血而才疏學淺,不可擔當大任;李相公雖然意志堅定,剛烈不折,於戰時有大用,但其性格頗為剛愎,有些不易聽人言,而且年歲漸大,愈發固執,這些都不是一個好的宰相所應該做的事情。
吳用的確有很高的才華,善於出謀劃策,宗帥之戰鬥,多為吳用謀劃,但是正如鵬展所告誡我的,吳用才華橫溢,卻有些優柔寡斷,不能獨當一面,我才將他放在身邊,時時選擇我需要的策略,而不讓他出去成為統帥。
張叔夜忠心耿耿,也非常果斷,才華也很高,素養也很高,唯一欠缺的就是耐心和冷靜,一旦事情迫在眉睫,他定然會犯錯誤,他們三人各有各的優點,也各有各的缺點,都不是可以真正託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