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的人,鵬展,你不僅年輕,而且比他們更加能幹,是我唯一可以託付大事的人。

鵬展,你可以將爭吵的群臣引上正確的道路,阻止他們繼續爭吵,也可以使得李綱還有張叔夜這樣的人聽從你的意見,讓群臣都認同你的意見,從而停止沒有意義的爭吵,這是你最大的能耐,調和群臣,做正確的決定,幫助皇帝決斷大事,這才是一個真正優秀的宰相該做的事情,而鵬展,唯有你,才能做到這一點!”

趙桓緊緊握住了嶽翻的手,如此說道。

一時間,嶽翻有些迷離了。(未完待續。)

三百一十五 所以,嶽翻這樣作出決定

“所以,鵬展,你就答應陛下出任參知政事了?”回家的路上,岳飛騎在馬上,笑眯眯的詢問旁邊的嶽翻,嶽翻隨之點點頭:“是啊,感覺若是再拒絕,也就真是不太好了,陛下誠心誠意,也算是千古罕見,如此對待,比之劉玄德三顧茅廬也差不到哪裡去了,我哪裡有不答應的辦法呢?”

岳飛點點頭,開口道:“說的也是啊,陛下變化太大了,大宋的變化也太大了,鵬展啊,現在的日子,為兄甚至覺得自己活在夢裡,我們完成了多少年想要完成的事情啊!但是,鵬展,參知政事,那可是宰相副職啊,多高的職位啊,位高權重,僅在宰相和樞密使之下,三人之下,萬人之上,連為兄這個兵部侍郎都在你之下太多了。

你才二十二歲,不,快二十三了,這樣年輕的參知政事,也算是大宋有史以來第一個了,為兄還記得,就算是寇準寇公也是三十歲才做到宰相職位的,而立之年,還是大宋最年輕的宰相,現在李相公年歲大了,精力不濟,過不了幾年也要退下去了,到時候,你就是宰相,那可是比寇公還要年輕的宰相啊!”

嶽翻笑道:“兄長,你也不要說這些,你不也才二十五歲嗎?兵部侍郎只是個榮譽職位,但你的差遣現在可是堂堂西北制置使,還是常駐的,總攬西北軍務,統帥西軍二十萬,守衛大宋西北邊陲,手持虎符,有調兵遣將之權。突發戰況可先斬後奏,及時調動兵馬。不需請示,沒有監軍。沒有文職上官,沒有人來監視你。

遇緊急戰況可調動西北軍境內全部民政官員聽從指令,文官也一樣,調派糧草民夫,堪比唐時節度使啊!兄長,這可是大宋二百年來頭一回,給了武將如此大的權力,陛下是多麼的信任你,你也該知道吧?大宋的軍將從來沒有處置下屬和給下屬升職降職的權力。而你有,兵部都要按照你的推薦和想法來給西北軍將官升職,這是多大的權力?”

岳飛也隨之點點頭,笑道:“陛下一改之前大宋壓制武將寢室武人的國策,給我等武人很大的待遇改善,見到文官也不會低三等了,見到文職高官也不用低聲下氣了,也不會隨便給文官殺掉了,尤其是邊軍將領。要處斬必須要皇帝親自同意,否則誰也沒有那個權力,連我也不行,這就給了我們多大的安全保障啊!

昔年狄青將軍縱橫沙場。所向無敵,卻被韓琦百般欺凌,麾下猛將被韓琦罪斬。引為千古冤屈,陛下已經為當時的錯誤寫下詔書。為那些被錯殺冤殺的武將平反,並且打算為大宋諸位名將修碑立傳。仿唐時凌煙閣,設立大宋自己的功臣閣廟,喚為昭勳閣,一座文廟,一座武廟,以示文武平等,若是如此,大宋武將前輩們,應當含笑九泉。”

嶽翻心中也是有些傷悲的,大宋的名將們其實並不算少,只是一邊被壓制,一邊被汙衊,少了太多太多的發展機遇,史官寫史書也多是一筆帶過,很少有為武將仗義執言者,當然,限於大環境和歷史功績,大家都認為宋代武將普遍不如唐代武將,這卻也是歷史的事實。

但是嶽翻所知道的幾人,都不在唐初名將之下,比如趙匡胤手下的義社十兄弟,那就是各個能征善戰,就算是到了趙光義後期五代遺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