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一直保持著沉默,這更讓伊海濤心裡忐忑不安。
傍晚時分,楚天舒從臨江趕回來了。
關上門,伊海濤就直接問道:“具體是什麼情況?”
楚天舒坐下來,把與郎茂才和葉慶平見面的情況詳細彙報了一遍,只是關於舉報信的內容,暫時還不知情。
伊海濤皺皺眉頭,靠在辦公椅背上說:“天舒啊,事情越來越複雜,事態越來越嚴重了,我們已經舉步維艱了。”
楚天舒當然感受得到伊海濤心裡的壓力和情緒的低落,他稍稍遲疑了一下,決定轉換身份,借林國棟之口來給伊海濤打勁鼓氣。他說:“老師,下午葉處長跟我說,關於內參的事,他是透過林部長得知的。”
楚天舒的一句話,立即提振了伊海濤的精神氣。
“林部長?林國棟部長?”伊海濤抬起了身子,向楚天舒這邊靠攏過來,問道:“天舒,他還說了些什麼?”
楚天舒開始添油加醋地詮釋林國棟的三點囑託:“林部長說,一個領導幹部要幹事業,必須要有抗干擾的能力。現在有些幹部心思就不是用在做事上,而是用在了刁難干擾做事的人身上。林部長讓我轉告你,放開手腳,該幹嗎還幹嗎。只記住一條,身正不怕影子歪,為青原人民謀事業,錯不到哪裡去。”
伊海濤感嘆道:“林部長長期從事組織工作,看人真是看得準啊。”
“林部長還說,你一件件的實事做出來了,肯定有人心裡不舒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一名幹部有人嫉妒並不是壞事,這說明你不同凡響,引人注目,沒人嫉妒的幹部才悲哀呢,說明你碌碌無為,無足輕重。樹大才招風,無人嫉妒是庸才!”
官場多“官圓”,像伊海濤有能力還肯踏踏實實埋頭幹事的官員還真不多見,事情做出來了,自然可以贏得政聲,引起組織部門的注意,為進步打下一定的基礎。
林國棟肯為伊海濤說話,說到底還是看重了他是個能幹事肯幹事的人,在堅持一直倡導的選拔任用幹部的基本原則:不讓幹實事的幹部吃虧。
可在伊海濤看來,做事就得與錢打交道,與商人打交道,要抗拒各種誘惑,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弄不好就惹火燒身,遭遇舉報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聽楚天舒這麼一說,伊海濤心裡的負擔頓時小多了。他興奮地說:“東南省有林部長這樣的領導,是全省幹部之幸啊。”
為了給伊海濤打氣,楚天舒繼續說:“林部長還說,一名領導幹部,每臨大事要有靜氣,必須有處變不驚的本領,咬定目標不放鬆。要堅信,謀事在人,成事也在人。”
領導這麼支援你,鼓勵你,你還顧忌什麼呢?伊海濤備受鼓舞。
丟下心頭的包袱,伊海濤頓覺天寬地闊,回家的路上坐在車裡居然還哼起了小調。
萬國良都覺得奇怪,剛才從青苑賓館回來,老闆坐在車上,還是一副心事重重悶悶不樂的樣子,怎麼楚天舒一回來,就像換了一個人。他從後視鏡裡瞥一眼伊海濤,並沒有出聲,猜想著肯定是楚天舒從省城帶回了好訊息,老闆才會這麼開心。
第二天上午九點,在市委一號會議室,朱敏文主持召開了書記辦公會。
參加會議的有市委副書記郭鴻澤、常務副市長伊海濤、副市長唐逸夫、市委秘書長等常委出席,市**、市政協的主要領導,公安局副局長郝建成,信訪辦劉主任、市府辦副秘書長黃如山等相關人員列席。
會議的議題是討論研究“民工討薪”事件的善後工作,在一一聽取了指揮部、宣傳部、信訪辦、公安局等部門的工作彙報後,朱敏文開始不留情面地點名批評了各相關部門的負責人,表達了對於善後工作進展情況的非常不滿。
朱敏文非常嚴肅地說:“保持社會和諧穩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