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關乎到青原發展的頭等大事,我們每一位同志都要站在講政治的高度,充分認識到維穩工作的重要性和艱鉅性,各部門和各級領導都要通力協作,大力支援。”
雖然整個講話中沒有提到伊海濤,但伊海濤是事件的當事人,朱敏文的所有批評,他都難辭其咎。整個會議,伊海濤木著臉,不便發表意見,守著“萬言萬當,不如一默”的明訓,老實當一個聽眾。
批評完了,朱敏文繼續說:“為了明確責任,我提議成立善後工作領導小組,由海濤同志擔任組長,鴻澤同志擔任副組長,相關部門指派一名負責人作為工作小組成員,會後將名單報市委辦公廳。今天我在這裡強調一點,誰如果不積極配合支援善後工作領導小組的工作,我就摘誰的帽子。”
大家紛紛表態,堅決按照書記的指示精神,全力支援善後小組的工作。
聽著朱敏文一條條地指示,每個對應的人:宣傳部長、公安局長、信訪辦主任、指揮部指揮長等都態度堅決地接受任務,心中不覺有些微微不安起來。
客觀來說,到了這個時候,朱敏文的強硬是有必要的,但既然如此,他為什麼又不來親任這個組長,伊海濤聯想到昨天下午與朱敏文的談話,心裡在想,這會不會還是另外一種形式的推卸責任?
“大家有這個態度就好。我朱敏文說到做到,決不含糊。”朱敏文掃了大家一眼,又轉向伊海濤、郭鴻澤、唐逸夫等常委,大聲地說:“海濤同志,你是善後工作領導小組的組長,代表市委市政府行使職權,我全力支援你,如果有什麼人不好好支援你的工作,甚至幸災樂禍,從中作梗,設定障礙,你只管告訴我,誰影響青原穩定一陣子,我影響他美好人生一輩子。”
朱敏文的最後幾句話,可以看成是他對伊海濤的大力支援,當然,也可以看成某種含蓄的警告。這個警告,既針對在座的唐逸夫和郭鴻澤,同樣也針對擔任組長的伊海濤。
會議結束後,朱敏文招呼伊海濤留一下。
待眾人走了之後,朱敏文告訴伊海濤,他已經和何天影聯絡過了,請伊海濤下午四點之前趕到省委,就“民工討薪”事件向何天影作一次專題彙報。
吃過午飯,伊海濤帶著楚天舒就往省城趕,趕到省委,才三點過一點兒。
省委大樓警戒森嚴,一般人根本進不去,大門警衛又是盤查,又是登記有效證件,終於放了萬國良的車子進去。
進了院子,楚天舒就與何天影的秘書小趙聯絡。
趙秘書好像很忙,他說,下午臨時有點事出去了,已經委託監察室的藍光耀主任幫忙接待你們,讓楚天舒與他聯絡。還說,你和藍主任是研究生班的同學,手機號就不用我給你吧。
楚天舒聽了,心裡便是咯噔一下,只說,謝謝趙秘書,我馬上和藍主任聯絡。
不等楚天舒再說什麼,趙秘書就把電話掛了。
沒辦法,楚天舒硬著頭皮給藍光耀發了個簡訊,告訴他,自己與伊海濤已經到了省委大樓。
藍光耀顯然知道有這麼回事,立即回覆了兩個字:稍等。
楚天舒把這兩個字給伊海濤看。
伊海濤問:“沒說怎麼等?在哪裡等?”
楚天舒搖頭。
如果趙秘書在,對於像伊海濤這麼一個級別的幹部,又是約好了的,一般會下來迎接,把伊海濤帶到他的秘書值班室。
可藍光耀是省紀委監察室的主任,沒有這個義務,只回復了“稍等”兩個字便沒了下文,相當於是把楚天舒和伊海濤晾在外面了。
第637章 問題不少
省委大樓楚天舒是第二次來,伊海濤倒是來過幾次,只記得省紀委書記何天影的辦公室七樓,具體在哪一個辦公室,卻是不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