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如大師雖然說得慷慨,但要他們真的把權力移交出來,只怕還是沒那麼簡單。”

張邁卻彷彿一點兒也沒有發現這些似地,連連搖頭,說:“主持,你這句話可就著實讓我犯難了我們千里遠來,對疏勒這邊的事情完全不通不懂,哪裡就接掌得過來?雖然這些政務是俗事,但我們這群粗人只曉得打仗,民眾如何安撫、錢糧如何分配,還是得多多勞煩諸位大師鼎力相助才是。還望諸位大師看在國家多事、邊疆未淨的份上,為咱們疏勒出一份力,萬勿推託。”

那幾個首座聽了,眉間才算松平了不少。

張邁又對鄭渭道:“鄭參軍,這些政務上的事情該怎麼處理,由你來做配合,回頭要向諸位大師多多請教。”

鄭渭微微一笑,應道:“屬下領命。”

第一一零章 鐮刀的威力上

接見各部首領的禮儀由鄭渭與法信統籌安排,來的都是位於疏勒地區西部、南部的部落,大多數是派來了使者,也有小部分是族長親臨,鄭渭心裡琢磨:“這些部族雖然派人來了,可他們心中到底是什麼打算尚未可知,若一開始就由張龍驤來接待,萬一他們在席上提出什麼要求,張龍驤沒有仔細思索的餘地。”

張邁是唐軍的領袖,大唐的欽差,他金口一開,事情便難以有迴旋的餘地,因此鄭渭便與法信商量,先由鄭渭、法信、李臏三人先設午宴款待,摸一摸諸部的底子。等到晚間再由張邁親自設晚宴正式接見。

疏勒唐民久受壓迫,就是大昭寺在回紇人眼裡也只是監工、奴頭的身份,法信身為九大首座之一,遇到回紇將領也抬不起頭來,這次眼見唐軍獲勝,遠近部落來歸,心裡自然不免有些飄然,覺得整個疏勒的局勢已經完全翻轉過來,內心深處湧起了四夷來朝的自豪感,頗望藉此機會團結疏勒各部一起對抗回紇,將疏勒本城孤立起來。

在宴請過各部首領時,楊定國也到達了,午宴便改為由他主持,這一頓午飯吃得賓主交歡,其樂融融,張邁卻始終不現身。

等到午宴結束後,張邁才召集了楊定國、郭洛、鄭渭、李臏、法信召開了一個小型的軍事會議,討論接下來應該如何在疏勒用兵。

法信是第一次參加這等決策密談,密談的地點雖然只是張邁的臥室,屋子不過丈許見方,張邁和郭洛盤腿坐在胡床上,楊定國和鄭渭坐在茶几兩側的交椅上,李臏坐在輪椅上,法信則是取了個蒲團,坐在李臏旁邊。

這樣的密談,表面看來似乎很不正式,但法信卻知這才是真正決定大事的地方,張邁會讓自己參加,那是向他以及大昭寺高層傳遞了一種微妙的誠意。

張邁半倚著身子,顯得十分閒適,說道:“如今我們的大軍都已經開過葛羅嶺山口,接下來就是看如何驅逐胡沙加爾,我們有三件東西要爭取,第一是人心,第二是糧草,第三是城池!”

李臏想起剛才張邁接見各部首領時的情況,當楊定國高坐在虎皮椅上主宴會,兩旁兵將環立,眾吐蕃、突厥、昭武九姓等人眼神中的畏懼都超過了敬愛,不像沿途的唐民農夫,看張邁的眼神中除了敬仰之外,還有親切。因此他判斷道:“這些部族,此番是為利而來,是來看看情況,並未真正歸心。我們現在手裡可靠的力量,一是遠征大軍,二是唐民農夫,”

“要得人心,原本是很難的。”楊定國也和李臏有類似的體會,他說道:“唐民人心可用,至於其它諸族諸部則明顯還在觀望,不過我們也有個優勢,我在和諸部首領交談時,發現之前薩圖克壓迫得太厲害了,他們來到這裡覲見特使,就是希望我們的到來能夠幫助他們改變這種情況。敵之敵、我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