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要這樣,這就是現代成語“文質彬彬”的出處()。在老師的教導下,子貢懂得了在生意場上,虎豹皮比牛羊皮更值錢,是因為老虎豹子的毛斑斕有文采()。

把文借用一下,是大夫死後國君賜予的諡號,如衛國大夫仲叔圉成了孔文子(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齊國大夫須無成了陳文子(),“三思而後行”的魯國大夫孫行父成了季文子,舉賢的衛公子拔成了公叔文子,孔子說:符合文的條件啊(可以為文矣)。後來唐張守節在《史記正義•諡法解》裡總結說:經天緯地曰文,勤學好問曰文。

文,最要不得的盜用是文過飾非(小人之過也必文),掩飾、包裝甚至整容,比如狼批羊皮,小人穿老虎皮耍威風,粉飾糞土之牆。

現在的“文”,跟人無關的時候含義擴充套件了很多,比如文化一詞,真的包羅永珍。跟人有關的時候又含義縮小了很多,有懦弱、陰柔傾向,真是斯文掃地,文人之痛。

5、山高水長的德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行指德行,德是什麼?惪是德的繁體字,心直為德,所以很容易理解孔子說德的最高標準是中庸(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中庸是“中和之為用”的意思,《禮記•中庸》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孔子說這是最高尚的一種德行,但是瞭解它的人太少了,世間多狂狷之人,狂者激進,狷者有些事情不肯做(),以至發出感慨:“親愛的由,知德者鮮矣。”()還說:“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中庸後來被人曲解為“不偏不倚”,也沒有什麼關係,只要往“恰到好處”方向去理解就行,但理解成“騎牆兩可”就大錯特錯了。現在河南人還會說“中”,安徽人說“管”,相當於北京人說“行”,南方人說“好”,兩者之間還有互補性。“中”是正中、正好的意思,中庸為德,故河南多古都;“管”是管用的意思,管用就是“庸”,側重功用,故安徽多商,所謂儒商的說法,絕不是聊以*。正中管用,先是中用,然後中庸,河南安徽,是民間傳承中原文化的代表。

當時缺德的情況很嚴重,這可不是孔子一個人說的,請聽楚國的狂士接輿先生唱歌:鳳凰啊鳳凰,你的德行為何衰微(鳳兮鳳兮,何德之衰)?要是連鳳凰的德行都衰微了,野雞就更不用說了。

百善德為首,所以君子要修德,因為德行比田宅還重要(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即使是現在,評價一個能人,德才兼備;君子謙虛,說我何德何能;年終考評,德能勤績廉五項全能;三好學生,德智體;罵人,德性!政治,*。德,永遠都排在第一!為什麼要*?孔子說了,“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為政者圓桌會議躬行天下就是德。為政者崇尚德行,當可以拯救日下的世風,不古的人心,過去不能挽回,未來還能補救(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為政者對少數民族、邊遠地區武力侵佔是有勇無德,要長治久安,得修文德以安定團結(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統治者為富不仁不是德(2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

治國如此,當家也可以類比,厚葬父母,追念遠祖,就是德(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後輩看榜樣,他們也就孝悌,這家庭能不和睦,這社會能不和諧嗎?

看人看品德,看畜生也一樣。“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馬是跑得快,牛是有耐力,但如果好吃懶做養來就沒什麼用處。所以斑馬無德,家馬有德;野牛無德,耕牛有德;貓偷魚吃是天性,狗捉老鼠才是德。經過馴化的動物才通人性;德,是社會屬性。

孔子跟弟子們講學的時候就文雅多了,但絕對是深入淺出,對子張說:忠誠守信,順從大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