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幫派,為了集團利益,結義的本質是結夥,為了吃飯。

君子有鑑別力。孔子說,君子不會跳下井裡去救人,“君子會見義勇為,卻不會自己陷進去;可能受到欺騙,卻不可能被愚弄。”(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君子矜持而不爭執(君子矜而不爭)。孔子說“君子無所爭”,即使是射箭娛樂,也是作揖謙讓而上場比試,射畢下來飲酒,爭而不鬥,那種爭也是君子式的。(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還是體現和為貴,所以中國人發明了象棋,手談時和棋居多,棋訣中就有象“入界宜緩”、“不得貪勝”、“勢孤取和”的取向,而現代競技規則中也有“雙方六十步不過河,判和棋”,“長將三步,不變作和”的規定。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君子每到一處,必定增添光彩。孔子想到少數民族地區住段時間,有人說:“那裡粗野落後,怎麼行呢?”孔子說:“君子住在那裡,怎麼會粗野落後呢!”(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後世著名的《陋室銘》就是這樣寫出來的。

君子完美。孔子說:“質樸勝於文采顯得粗陋,文采勝於質樸顯得雕琢。文采、質樸兼備,才是君子。”()還是讀原文好——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txt小說上傳分享

37、榮辱譭譽的疑章疑句

語錄體,兩次編定,篇章多,加之經典,故而疑章疑句難免。

一是與史實有出入的,叛軍頭子召請孔子前往共事的章節(和),或者後世學者為尊者諱而視為偽作。

二是有道家思想的,象老子莊子的(如),儒生們視為偽作。這個現象跟如今相反,如今的人抄襲以成名或獲利,才真正的稱得上狂放無禮,矜持胡鬧,愚昧虛假。

三是編輯過程中混入的段落或者句子。有一些疑句,跟上下文無涉,朱熹覺得突兀,只好說:“其意不可強解。”大多疑章雜記古今佚事,與孔子及弟子無關,而斷語丟失。後人分析當時的人為了節省竹簡,在空當處記載一點跟《論語》無關的東西,省事備忘,不一定是有意作偽,輾轉傳抄,混入正文,寄生流傳,與孔子共榮。

四是文體問題。比如排偶,比如用數字來概括思想觀念的章節,不大像孔子的風格,甚至也不像孟子的風格,保守的看法是至少在文字上經過了後人的修飾。如“益者三友,損者三友”(),“益者三樂,損者三樂”(),“君子有九思”(),“六言六弊”(),“尊五美,屏四惡”(),說實話,這些跟“三綱五常”、“四類分子”、“三種人”、“兩個凡是”、“五講四美三熱愛”一樣,標題牢記著,內容全忘光,很容易陷入形式主義的雲裡霧裡。《論語》的前半部沒有這種文體,比如開篇()沒有概括成“三個不亦”,“巧言,令色,足恭……恥之”()沒有概括成“三恥”,“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沒有概括成“四個非禮”,“溫良恭儉讓”(0)沒有概括成“五美”,反而好記。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三表示多的意思,後面正好列舉了三件事,與“三省”巧合。(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2002年的“SARS”是一種非典型性肺炎,被簡稱為“非典”,把重要的肺炎給剪掉了,典型的本末倒置。簡稱是為了效率,但不能丟棄了效果,如果簡稱之後不知所云,就不如不要簡稱。

想起初民的結繩記事。那時的人記憶力肯定比現在的人要好,結繩記事,忘了就完了,所以這繩一定結得很形象很藝術很有效,不是簡單的死結活結,而是複雜的牛結、瓜結、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