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情人節歷史悠久,但既然要移植到中國來,就得服中國的水土。陽曆二月,一般是陰曆正月,《呂氏春秋•孟春紀》說:“孟春之月,東風解凍,蟄蟲始振,魚上冰,獺祭魚,候雁北……天氣下降,地氣上騰,天地和同,草木繁動。”復甦的季節,但大地剛剛甦醒,睡眼惺忪,氣溫較冷,不適宜戶外活動,浪漫色彩削減。2/14在中國,沒有一個自己的神話傳說來支援,顯得血統不正,臨時開發一個過於功利,初步結論是:西方的情人節在中國的正月不合時宜。

如果把陽曆的2/14修正為陰曆的二月十四,就好多了。《呂氏春秋•仲春紀》說:“仲春之月,始雨水,桃李華,倉庚鳴,鷹化為鳩……雷乃發聲,始電……命有司,省囹圄,去桎梏,無肆掠,止獄訟。”鳥語花香,盡情戀愛,連官司都停止了,給私奔開綠燈。春天是繁殖的季節,草木繁殖,人類也要繁衍,《周禮•地官•媒氏》裡說:“仲春之月,會令男女,於是時也,奔者不禁。”說的就是陰曆二月,青年男女可以自由戀愛,這段時間內私奔野合是不禁止的,無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瘋了一個月,一年當中其它月份就不可以胡作非為了。禮是用來節制的,放縱一月,為的是收斂一年,主流的傳統還是要明媒正娶。現在的苗族好像還有某個季節男女交誼草野而合的傳統,我在央視的《走遍中國》節目裡看到過,在湘西的實地也看到過。

春華秋實,上半年適合戀愛,下半年適合結婚,倡議把陰曆的二月十四作為中國的情人節,放假一天,物件為未婚男女。當然,已婚者向領導說明他(她)有婚外情,也應該給假。聖人修節以止欲。

二、七月初七•鵲橋會

七夕的來源雖然古老,且深入民間,我外婆說,那天沒有鳥叫,它們都去搭橋了,但作為情人節來理解,歷史短暫,積澱不足,有些牽強,充滿爭議。

陰曆的七月水土如何?《呂氏春秋•孟秋紀》說:“孟秋之月,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鷹乃祭鳥,始用刑戮……命有司,修法制,善囹圄,具桎梏,禁止奸,慎最邪,務搏執。”淒涼肅殺,儘管玫瑰一年四季都有,秋天的稻草比春天的野草更乾燥,更方便打滾,古人仍然禁止私奔。

現在當然不必拘泥於時節,問題是牛郎織女的故事宣揚的還是夫妻相愛,儘管寓意可以挖掘,但兩千年的習慣使得我們概念先行了,說七月初七是情人節名不正言不順。

看來把七夕作為夫妻節更合理一些,那條銀河好,平日裡夫妻溝通不夠,隔河千里,心靈需要交流,不因貧賤而易,不因富貴而淫,不因威武而屈。七月初七好,七月秋高氣爽,初七正好介於初一和十五之間,不像初一那樣喧星奪月,也不似十五那般月明星稀,而是星月共存,和而不同。陰曆就是月曆,月亮當然是重點背景了,那天的月亮,半圓半缺,半明半暗,圓的那半是明亮的愛情歷史,缺的那半暗藏了團圓的希望,陰柔、含蓄、幽怨、純美,畢竟恩愛夫妻,色慾不能放縱,情意才能綿綿。“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倡議那天放假,物件是已婚者。當然,未婚者有證據說明他(她)有同居伴侶,也應該給假。

有些商人問:你怎麼就一定要讓這兩個日子對決一番,爭個誰正誰副,不可以都作為情人節嗎?你當然喜歡了,花可以多販賣一些。但是那不行,古代有條件的男人可以有多個女人,卻只有一個妻子;我們現在也沒有誰把陽曆元旦當作過年;還是那句話:聖人修節以止欲。 電子書 分享網站

金庸武俠小說是一件百衲衣

一、金庸武俠小說是如何煮成的

1、金庸武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