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中的人物

和尚——能文能武,深不可測,很少唸經;

道士——鶴髮童顏,愛好雲遊,並不傳道;

喇嘛——異國風味,武功高強,前倨後恭;

尼姑——徐娘半老,風韻猶存,雖入佛門,凡心未泯。

皇帝——阿斗復活,爛泥扶不上壁;

王爺——戴綠帽子的烏龜,替別人養兒女,毫無怨言;大有破除財產私有的覺悟,共產主義的萌芽。

貴妃——紅杏出牆,婦女解放運動的先驅。

公主——天香國色,至善至美的化身;

太監——還有性功能,與命運抗爭的榜樣。

文臣——范仲淹式名臣的後代,慷慨激昂;

武將——岳飛式名將的第N代弟子,大義凜然;

公子——不學無術、又醜又笨的色狼;

小姐——才貌雙全(跟公子是同胞兄妹);

丫鬟——機智勇敢,插科打諢;

家丁——助紂為虐,標準的奴才。

土匪——以武犯禁,革命的先鋒;

小偷——替天行道,地下黨員;

流氓——榨脂揩油,稍加改造可以吸收進統一戰線;

保鏢——跳樑小醜,需要批評教育。

乞丐——人窮志高,無產階級的代表;

基本上就是這些貨色,絕對沒有平民百姓,料定你不熟悉,所以金先生想怎麼寫就怎麼寫。聰明絕頂,愚蠢到底,忠厚如土,奸猾如油,反正要將性格發揮到極至,簡單而樸素,但典型化是談不上的,型別化而已。金大師想學巴爾扎克吧,可惜畫虎不成反類犬。小說中的主要人物,幾乎都有外號,外號就是人物的名片,就是人物性格的標籤,一出場便定性了,也省得你看不出他的心事。比如《天龍八部》裡一個人,名字叫包不同,外號叫“非也非也”,他開口便是“非也,非也”,說話做事都要與別人抬槓,多次登場亮相,就好象疲勞式轟炸的拙劣廣告,觀眾還不厭倦,那是我國國民涵養好,有耐心。你說作品裡的人物千篇一律得沒有個性嗎?也不。瘸子、獨臂、駝背、歪脖子、獨眼龍、聾耳、瞎眼、侏儒、巨人、竹竿癆病鬼、胖冬瓜、六根指頭、心臟在右,妖魔鬼怪,應有盡有,簡直可以開殘疾人運動會。

2、 金庸武俠小說中的武功

正派的神功,邪教的魔功,女流的妖功,丐幫的鬼功,看似界線分明,其實師出同門:地外文明。都可以超越極限(而不是挑戰極限),隔空可以傷人,作用力不需要反作用力;石破天往下跳了還可以翻身飛上來,而不需要任何依靠(《俠客行》),把一毫升空氣理解成一張蹦床,賦予反彈之能事。作為生物的人克服萬有引力還不算太玄虛,作為死物的鐵彈毫不遵循拋物線的軌跡而隨意拐彎,就玄虛之至了。或許金科學家研究出了香港版的相對論,現代導彈就是根據金院士的理論研製成的。

拳腳刀劍被傳統的武俠小說寫濫了,金先生就標新立異。什麼用具玩具都可以做武器,樵夫的柴刀,木工的鋸,鐵匠的錘,確實殺得死人;農夫的扁擔,船伕的槳,布商的尺,也好說,畢竟那些東西有一定的硬度;書生的毛筆,公子的紙扇,小姐的絲巾,自身都弱不禁風……甚至連鮮花都可以吸血,嫩葉都可以吃肉。什麼活動遊戲都能夠變武打,吃飯、喝酒、喝茶的時候,飯碗、筷子、茶杯都得準備換一套,以刺激消費,拉動內需;連棋、琴、書、畫也未能倖免,被金先生的殺氣姦汙。

3、 金庸武俠小說中的武功門派及幫會

正宗的武術四大家是少林、武當、峨眉、崆峒,因為大家熟悉,金先生少寫甚至不寫,省去了可能犯常識性錯誤的麻煩。金先生的江湖幫會是歷史式的。太有名氣的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