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子,藝術中心沒有錢投資,只能找電影廠合作,在京城也只有京城電影製片廠會拍攝這種略帶文藝的劇情片。

如果政策放開,他們自己辦一家電影公司,那也要到處拉投資,組建劇組和後期製作都需要人脈,還有稽核和影院放映的環節。

只要不是拍攝地下電影,就要把正規程式摸清楚。

說到底,他們缺少製作電影方面的經驗,這是新人都會面對的問題,還需要繼續學習。

這段時間,他們這個小圈子加入了兩位新人。

陳曉藝帶著兩個女孩子不時會過來聚聚,一位叫做徐繁,一位叫做江姍。

她們三人在戲劇學院是同班同學,畢業後都分配到了京城話劇院,在做話劇演員的同時朝著影視行業發展。

徐繁比較安靜,看起來是個有主見的人,江姍性子活潑,透著江南女孩的靈秀。

“你們話劇院忙不忙?”林子軒關心道。

“我們剛工作,還在實習階段,單位的大戲輪不到我們,只能演一些小角色,空閒的很。”陳曉藝略帶抱怨的說道。

話劇行業比影視行業更為保守,講究論資排輩,剛進單位不可能馬上就能讓你當主角,給你開一臺大戲,那不現實。

即便是陳曉藝這種已經走紅的演員也不行,這就是規矩。

就像林子軒在京城廣播電臺一樣,前三個月基本上都是打雜,表現好了才會有機會。

“沒事,讓小林給你們寫本子演電視劇。”馮曉剛出餿主意道。

“有本子也沒錢拍,今年咱們的預算差不多了,只能等明年了。”林子軒搖頭道。

拍完《我愛我家》這部戲基本上就到年底了。

藝術中心目前來說處於盈利狀態,不過花銷也大,要改建攝影棚,添置拍攝裝置,還要買一輛麵包車,不然拍攝外景很麻煩。

而且,辦公地點總不能一直在華國電視臺,李虹正想著在外邊租房子。

她看中了海淀區四季青公社的兩排平房,條件簡陋了點,環境還不錯,有一個大院子,這只是暫時的辦公地點,等賺了錢再蓋辦公樓。

“咱們是既缺錢又缺人手,日子過的緊巴巴的,英雄無用武之地啊。”馮曉剛感嘆道。

“放心吧,馮哥,今年來個開門紅,明年肯定就大豐收,到時候咱們有錢了就可著勁的花,一手拿一個大哥大,一個用來打電話,一個用來接電話,自己打給打自己玩。”林子軒玩笑道。

“那不是有病麼?就是有錢也不能這麼作啊。”馮曉剛大笑道,“還別說,這段子以後可以用在電影裡,挺有意思的。”

“咱那《大撒把》的電影本子找到路子了麼?”林子軒詢問道。

“京城電影廠倒是有想法,不過還在討論,估計要個把月才能有結果。”馮曉剛回應道。

“要真成了女演員就別找了,也照顧照顧咱們自己人。”林子軒提議道。

“這還不是一句話的事,讓她們和尤子試試戲就成。”馮曉剛點頭道。

這就是圈子的作用,一個圈子裡的人自然會互相幫襯著。

第八十一章 新人入門

京城電影製片廠成立於1949年,是華國老牌子的電影廠。

它和位於西京的長安電影製片廠,以及滬城的滬城電影製片廠並稱為華國的三大故事片生產基地,專門拍攝故事片,最擅長改編文學名著。

京影廠有職工數百人,一年可以拍攝20部左右的電影,200多集的電視劇,聚集了一大批影視方面創作的專門人才。

這時候電影廠下面有電視劇製作部門,電視臺下面也有電視劇製作部門,相比較而言,京城電視藝術中心還沒辦法和京影廠的電視製作部門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