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參加完開學典禮,回來的路上,三十三歲的孫毓筠突然意識到,自己年齡正一年年老去,而要完成拯救中國之大任,更多希望是在下一代的身上。一貫不滿足於平靜生活的孫毓筠,又做出了讓家人大為震驚的舉動,他將家產變賣,所得錢款,租借北街僧格林沁祠舊址,於次年2月,創辦了壽縣第一所新式學堂——蒙養初等學堂,當年學堂招收九十名學生,孫毓筠自任堂長。雖身為堂長,但孫毓筠並不大關心學校事務,而是同張樹侯、柏文蔚等激進人士,在壽州城內改良藏書樓,成立“閱書報社”、“強學會”等團體,向民眾灌輸新思想、新知識。同時組織“天足會”,鼓動年輕女子放足,迴歸人性。

也就是這個時候,孫傳瑗不顧家人反對,毅然決然投奔到孫毓筠麾下,到蒙養學堂當了一名國文教師。

光緒三十一年(1905),孫毓筠追隨留學熱,又東渡日本求學,壽州城的蒙養學堂,便交由孫傳瑗等幾個年輕教師當家。

孫毓筠一走,柏文蔚也離開了壽州,赴南京任第九鎮二十三標二營管帶。轟轟烈烈的壽州城,似乎一夜間就冷靜下來了,蒙養學堂也歸於沉寂。孫傳瑗坐不住了,同事湯葆明也坐不住。湯葆明年齡略長,但思想比孫傳瑗還激進,到蒙養學堂來教書,就是衝著孫毓筠過來的。兩個年輕人志同道合,就商量著要弄出些什麼事情來。思來思去,眼睛一亮,同時喊出了“剪髮”的主意。

“斷髮易服”起於光緒二十四年(1898),當時康有為上遞奏摺,請求斷髮易服,維新變法。但此舉遭到守舊者的強烈反對。而男人腦後的那根辮子,剪與不剪,到最後,甚至上升到是否擁護革命的一種具體表現。

光緒末年,壽州城雖然湧現大量革命志士,但畢竟還是千年古城,民族認同和文化記憶,依然有自己的頑固和僵化。在這裡進行“斷髮易服”行動,其後果,可想而知。

但孫傳瑗和湯葆明依仗他們的年輕,還是實施了他們的“革命”之舉。

開課前的例行操會,學生們都集中在祠堂前進的院子裡,現場氣氛十分凝重。孫傳瑗和湯葆明,不言傳,隻身教,身後辮子甩到胸前,左手相握,右手執剪,略微一使力,拖在腦後十多年的辮子,便不再是身上的贅物。“剪辮是身體解放的第一步,身體解放才有思想解放,思想解放才能有革命黨人的事業。”如此慷慨激昂的鼓動,立刻引發出學生們強烈的情緒。

“老師,我要剪!”

“老師,先剪我的!”

“先把我的辮子剪掉!”

不到半個小時,除個別年弱和膽小者外,蒙養學堂裡的學生,個個身後都空蕩蕩的。

雖然身為人師,但相比學堂高年級學生,孫傳瑗也只略年長,仍然還是個毛頭孩子。一時衝動的“剪髮”,雖圖得一時暢快,但隨後在壽州城引發出一系列反響,以至於蒙養學堂不得不關門停辦,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的。

從“剪髮”風波的那天中午起,就不斷有學生家長到學堂裡來,斯文些的,平心靜氣向他們討要說法;蠻橫些的,指著他們的鼻子破口大罵。也有些家長抱著孩子的頭只知道痛哭。還有些以此為藉口,追著孫傳瑗他們要求經濟賠償。年齡稍大些的學生,不滿家長的保守思想,犟著脖子和他們對抗。也有開明士紳出面幫忙做安撫工作,但更多的是保守的地方長老,也不說話,抱著雙臂,就在一邊看笑話。整個蒙養學堂亂成一團。孫傳瑗和湯葆明深深體會到“度日如年”的滋味。這中間,既有對世俗壓力的憤恨,也有對世俗壓力的無奈。 。 想看書來

一、 晚清鬥士孫傳瑗(3)

經過兩日的思考,他們決定帶學生投奔省城安慶,為他們的革命理想,尋求明確的前進方向。

建議得到了五十餘學生的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