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支援。
他們是趁著暮色悄悄離開縣城的,大片大片烏雲壓在壽州老城牆上方,風在半空中發出“嗚嗚”的鳴叫。孫傳瑗走在隊伍的後面,帶著留戀的心情,最後望了賓陽城門一眼。他知道,這一別,就可能不再回到這座老城了。
光緒三十二年(1906)至1912年的這六年,對於安慶,對於安徽,是政治變革最為痛苦,最為無常,最為徹底的六年。這六年,同樣是孫傳瑗人生觀發生重大變化的六年。其中有兩個人對他影響最大,一個是嶽王會安慶分部長常恆芳,一個是《安徽通俗公報》主編韓衍。
孫傳瑗帶壽州五十餘蒙養學堂學生到安慶,投奔的就是安慶尚志學堂。從集賢門進安慶城,走北門內正大街,向東轉,藏書樓之左,便是尚志學堂。尚志學堂創辦於光緒二十八年(1902),創辦人馮汝簡,“不應光緒甲辰年禮部試,而為興學盡力奔走”,在教育界,被傳為佳話。民國後任安徽省政府秘書長的陳獨秀、教育司司長的鄧藝蓀等社會名流,對尚志學堂創辦,都給予了極大關注和極大支援。尚志學堂實際也是安徽革命黨人的活動基地之一。與學堂一牆之隔的藏書樓,光緒二十九年(1903)五月十七日,大雨滂沱,二十四歲的陳獨秀,撐著一把紅油紙傘趕過來,就在這裡,主講了著名的“安徽愛國會演說”。操著濃濃的安慶鄉音,他喊道:“全中國人既如是沉夢不醒,我等既稍有一知半解,再委棄不顧,則神州四百兆豈非無一人耶!故我等在全國中雖居少數,亦必盡力將國事擔任起來。”臺下來自安徽高等學堂、安徽武備學堂以及桐城中學堂、鳳鳴中學堂等三百餘青年,掌聲如雷。
常恆芳時任尚志小學堂的訓導主任,孫傳瑗和五十餘蒙養學堂學生到安慶時,他正與嶽王會幾位同志商談近期工作。聞知壽州蒙養學堂五十餘師生集體從壽州投奔省城,他匆匆趕回學堂。
常恆芳高高大大,也是北方漢子的性格,見到孫傳瑗的第一句話,就顯得特別的地道,“到了就好,到了這裡,大家就算是到家了。”
孫傳瑗聽了心裡一熱,幾天裡受的苦累,頓時煙消雲散。他的兩眼溼溼的,淚水圍著眼眶打轉轉,馬上就要流出來。
孫多慈父親孫傳瑗,孫多慈作。
當晚就做出安排,年齡稍小些的學生,全部安插在尚志學堂繼續學習,湯葆明負責他們的起居生活。另一部分年齡稍大些的,因為此時孫毓筠在南京,柏文蔚也在第九鎮二十三標二營任管帶,因而由孫傳瑗帶隊,當晚坐船到南京,交由他們另行安排。常恆芳年齡大不了兩三歲,但處事果斷乾脆,這既讓孫傳瑗開了眼界,又打心眼裡由衷佩服。
兩個月後,孫傳瑗從南京回安慶,重返尚志學堂,成為常恆芳左右。常恆芳是安徽武備學堂首屆畢業生,後去安徽公學讀書,在那裡追隨陳獨秀、柏文蔚等,組建了反清秘密組織嶽王會,擔任安慶分部長。接受鄧藝蓀邀請,來安慶出任尚志學堂訓導主任一職,也就是想借此平臺,為嶽王會在安慶的工作開啟局面。事實上,此時的嶽王會,因陳獨秀東渡日本求學,柏文蔚赴南京就任軍職,重心也隨常恆芳移到了安慶。
這是孫傳瑗生命中最具價值的一段時光,那些天,他跟著常恆芳,或是到東門外的迎江寺,坐在振風塔下,商談嶽王會下一步的工作;或是出八卦門沿西門大街走到大觀亭,鑽到松樹林裡,討論多變的安徽革命形勢。有時候也帶高年級學生過去,那時候會跑得更遠些,在馬山附近的地藏庵,說是進行兵式體操訓練,實際上是遮人耳目,掩護他們的革命工作。大多時候,常恆芳是主講,孫傳瑗和其他的人在一邊只有聽的份。常恆芳極具邏輯思維,說話有條有理,你沒有理由不佩服他。
那一階段是嶽王會的低谷階段,在安慶,他們的成員甚至還不足三十人。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