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高深的語氣十分嚴厲,範致虛只得苦笑一聲,這種事情沒辦法說破,但兩人心裡都明白是誰在支援曾秀麟,除了太上皇還會有誰?
範致虛已經隱隱猜到了,這件事其實是太上皇和官家在爭奪巴蜀的控制權,太上皇先籠絡了曾秀麟,李延慶一定是在執行官家的指示,扳倒曾秀麟,現在曾秀麟被抓,太上皇當然憤怒著急。
範致虛沉思片刻道:“這件事我估計已經有結果了,我們再耐心等等,張御史的奏摺應該很快就送來了。”
兩人喝了口茶,這時,一名隨從在門口稟報道:“啟稟兩位相國,知政堂送來急件,說巴蜀有緊急奏摺送來,請兩位相國立刻回去。”
範致虛和高深對望一眼,兩人幾乎同時站起身,巴蜀的鬥爭結果終於來了。
。。。。。。。。。
知政堂氣氛肅然,六位相國正襟危坐,張御史從成都送來的報告正在鄭望之手上,他是最後一個看這份報告的人。
御史臺當然不是向知政堂負責,他們是直接向天子提交報告,不過報告物件若涉及到朝廷重要官員,一般在向天子彙報的同時,也要抄送一份給知政堂。
“大家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
首先開口的是範致虛,他問得很有水平,不是問對這份報告有什麼看法,報告是御史臺調查的結果,不應該由他們來質疑,所以範致虛只是問曾秀麟這件事。
呂頤浩嘆了口氣,“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一直以為曾秀麟是個清廉正直的人,怎料到他居然。。。。。。居然。。。。。哎!我要向天子請罪,我看錯人了。”
呂頤浩表態很及時,大家都知道他是曾秀麟的後臺,他如果不盡快撇清自己,一旦這件事在朝廷發酵,恐怕他會被牽扯進去,畢竟證據確鑿,而且人也死了,太上皇是不會保一個死人,沒有太上皇的力保,曾秀麟這個案子會淹死很多人。
高深冷笑一聲道:“今天朝會還有人在抨擊李經略使多管閒事,若不是李經略頂住壓力查辦此案,恐怕曾家真要天下第一豪富了。”
高深的譏諷使呂頤浩和範宗尹的臉色十分尷尬,範致虛連忙咳嗽兩聲,把話題岔開,“現在的問題是後續該怎麼處理?一個是大量錢財和產業,還有一個城都新知府,再一個就是這個案子要不要深入查下去?這三件事是接下來要做的,大家表個態吧!我總結一下,就作為我們知政堂的意見上報給天下。”
範致虛對高深笑道:“高相公先說吧!”
第九百四十章 改投門庭
高深不慌不忙道:“我看報告中最後寫有處置方案將由川陝經略使提出,不如具體怎麼處置,我們再等幾天,等李延慶報告送來後我們再做討論。”
範致虛擺擺手,“李延慶的處置只能算地方官府的意見,作為中央朝廷,我們也需要拿出自己的方案,到時兩個方案求同存異,相沖突之處再由官家裁決,或者由朝廷辯論決定,再或者就是大家坐下協商,方式有多種多樣,總之一句話,我們要照顧到方方面面的利益。”
眾人紛紛表態,作為朝廷的最高權力機構,知政堂有責任提出一個一攬子的解決方案,以作為朝廷的態度。
高深無奈,也只得贊同了範致虛的建議。
御書房內,趙構聽完了範致虛和呂頤浩的彙報,又仔細看了他們草擬出來的一份處置建議書,他沉吟片刻道:“成都府那邊宜熟不宜生,新知府任命朕已經同意了李延慶的建議,升任原通判許慶徽為新任知府,朕準備這兩天就通知政堂。”
呂頤浩著急道:“曾秀麟犯下如此大的罪惡,作為通判,許慶微怎可能清白無辜?就算他和曾秀麟無瓜葛,至少也應等調查清楚後再任命,這樣倉促任命,微臣擔心朝中大臣們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