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的王儲妃”面對面接觸、握手的機會,反而感到了無限的榮光,甚至早先因瑪麗?安託瓦內特奧地利的出身而產生的批評都不見了,換來的是平民一致的好評。然而,路易費盡心思為瑪麗?安託瓦內特進行的“親民”包裝,也帶來了一個不良後果,那就是權貴階級因王儲妃的降格行為,而勃然大怒,他們認為王儲妃做出了對不起自身身份的事情。
貴族的慈善活動由來已久,其中做得最徹底的要數彭蒂耶夫家族,當年還是彭蒂耶夫郡主的瑪麗?阿德萊德,就在隨父親參與慈善的時候,贏得了無數巴黎平民的民心。然而,真正像瑪麗?安託瓦內特那樣親自走入巴黎平民家中,與平民百姓交談,之前還真的從未有過,這便是瑪麗?安託瓦內特惹怒權貴們的根本原因。
法蘭西的貴族圈階級分明,貴族的每一個小動作都必須與自身身份相稱,這便有些像東方的那一套“君君臣臣”的理論。瑪麗?安託瓦內特如今不單單只是王儲妃,更是法蘭西權貴階級中身份排名最高的女性,她便象徵著整個法蘭西的女性貴族。本應該待在宮廷接受覲見、朝拜的王儲妃,如今居然屈身進入每一家巴黎平民的家中,這無疑令其他貴族們感覺到他們在瑪麗?安託瓦內特眼中,甚至還不如那些賤民。這種侮辱,不是這些往常視等級為生命、自尊的貴族們所能夠忍受了。
拜此所賜,路易驚訝地發現,八月以後,權貴們走訪彭蒂耶夫家族的圖盧茲宮更為勤奮了,他們以各種名義請求覲見瑪麗?阿德萊德的次數也多了起來。
不過,相比起巴黎宮廷發生的諸多小事,路易在八月份更為關注的還是瑞典政局的變化。
如路易之前說看出的,八月份的瑞典確實不安生,在這個月中,瑞典爆發了一場由國王古斯塔夫三世發起的針對議會的政變。
這場政變的開端是年輕的瑞典貴族及軍隊將領約翰?托爾在瑞典南部最為重要的農業省斯科訥起事,並一舉攻下了克里斯蒂安斯塔德城堡。緊接著,國王古斯塔夫三世的弟弟卡爾大公便以平叛的名義,糾集起了南方各個要塞的兵力,然而,他們進軍的方向卻不是南方叛軍所在地,而是北方的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
路易收到這些來自駐瑞大使的密報後,還以為瑞典即將發生一場大戰。因為叛亂者的兵力有限,首都斯德哥爾摩仍然有著充足的兵力,最為重要的是,國王古斯塔夫三世作為政變的策劃者,還留在一堆便帽派之中。如若便帽派挾持國王,強行命令軍隊南下與叛亂者決戰的話,一場大規模內戰勢必產生。
不過,出乎路易意料的是,瑞典內戰並沒有發生,古斯塔夫三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控制了大局,頒佈了憲法,掌握了國家大權。
根據駐瑞大使的來信,19日早晨,古斯塔夫三世率領著200多個效忠於他的官員,以及一些支持者,控制了斯德哥爾摩的兵工廠,得到了武器,並且在那裡舉行了一場脫離議會的效忠儀式。再然後,在古斯塔夫三世的命令下,便帽派的成員便全部被逮捕了起來已經控制了整座城市的國王,便在議會頒佈了新憲法,憲法透過後,原先的議會也被其解散。
當路易知道一切的時候,時間已經是九月了。也許是因為他是透過正常渠道得知瑞典政變之事,所以比不上有著單獨渠道的瑞典大使菲爾遜伯爵快。他得到駐瑞大使回報的當天,瑞典大使菲爾遜伯爵便來告辭。
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訊息,不過不是因為菲爾遜伯爵要走了,而是因為他的兒子漢斯?馮?菲爾遜也會離開。聽說,這個年輕人之所以會在學業未成之際離開,是因為在外欠了一筆足以傾家蕩產的高利貸,若是不離開,恐怕就會有殺身危險。
對此,路易深表同情,不過卻是以嘲謔的心理表示同情。。。。
我主法蘭西第二百八十九章 瑞典政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