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了逼格。人們也會紛紛向其他人推薦。
某某某都說好看的書,肯定就是棒!
這本質上,就是一種盲從、跟風的表現。
比如,一群人跑去看《哈利波特》絕大多數都是盲從!
為什麼?因為,媒體主流的思維就是外國的月亮更圓,人家外國人看電影,看什麼流行小說,很快中國的媒體,就噼裡啪啦,給其做免費的廣告。
而被這些免費新聞宣傳,給洗腦的普通讀者和觀眾。遇到了這些外國的圖書、電影在中國市場上市,就拼命的買買買!
而中國自己的很多文化產品呢?你特別紅,特別出名,媒體也許會配合報道一下。但想要獲得更多的宣傳,還是需要向媒體輸送公關費用的。各種國內產品,在媒體上做軟文宣傳,想要媒體配合。不給錢幾乎是不可能的。
與此同時,媒體又喜歡免費給外國人做鋪天蓋地的宣傳。
這種雙重標準,本質上,不僅僅是媒體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國內很多人崇洋媚外。整天研究海外最新流行什麼。
媒體不斷給海外的電影、音樂和出版物宣傳,造成了很多的國外的作品。在中國市場不需要投入多少宣傳資源,已經鬧的沸沸揚揚。
由於媒體,成為外國文化的粉絲,再加上一堆崇洋媚外的國人。外國文化輸入中國大賣,也算是粉絲經濟學成功的典範吧。
名人為一種文化產品背書站臺,也是擁有類似的效應!
這是更正宗的粉絲經濟學!
後來很多的企業家,紛紛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給自己的產品站臺宣傳。
擁有偶像魅力的企業家,發行產品總的佔便宜。一堆的媒體腦殘粉,拼命給其鼓吹。網際網路上的粉絲和水軍起飛,不明真相的群眾,反覆被資訊轟炸,就有不少被轉化為消費者。
《飄渺之旅》和網路小說,目前影響力還不夠。
而王啟年是著名大導演,著名的企業家。
他鎮重其事的在媒體面前,推薦一部網路小說和網路小說改編的遊戲。這就具備了更多的話題性和影響力了。
……
王啟年為什麼要隆重的推薦《飄渺之旅》?
因為,《飄渺之旅》是根據目前最紅的網路小說所改編。網際網路時代的鼻祖,非常具備代表性的一部作品。
貌似,網路文學發展初期,中國特色的幻想小說不多。
反倒是模仿西方玄幻的作品,數量更多。各種魔法、戰士、獸人、精靈設定,充斥於作品中。
這種模仿沒什麼不對。但是……太多太氾濫,就顯得有點文化上的不自信。
當然了,後來西方玄幻在網路上火爆了一段時間後,逐漸被更東方的仙俠和東方玄幻超越。
而現階段,正是西方玄幻大行其道的時候!
王啟年希望大力推廣與西方玄幻不同型別的幻想作品。具備中國特色的幻想作品!
《飄渺之旅》就是他的棋子!
相對於《哈利波特》那種騎著掃把飛行的西幻小說而言,《飄渺之旅》這樣的御劍飛行的仙俠,才更具中國特色。
而且,這部小說更大的優點,除了是想象力豐富之外,語言通俗易懂,也是極大的優勢。《哈利波特》之所以牛逼,跟它的語言非常通俗,即使翻譯成中文,也不太深奧有很大的關係。
仙俠小說,中國自古就有。最成功的莫過於民國時期的《蜀山奇俠轉》,但這部小說雖然是以白話文寫出來的。但畢竟清末民初的白話文,放在現在,還是有點艱澀。可以讀懂,但有時候,讀者未必會喜歡那種“文采”。
相對於《蜀山奇俠傳》這樣設定太過於複雜,辭藻也太囉嗦,現在很多的讀者,可能讀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