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不過李岫並沒有那麼容易認輸,看清楚局面的他才更具有威脅行。做人不得瞻前顧後,不得猶豫不決,更不得為自己做過的事情後悔,這是很早李林甫就教過他的為人,同時也是為官的道理。
到這裡,李岫便慢慢的擺正了心態,才出一題,輸贏似乎還早著呢!
楊釗站在臺上的一邊,心中忍不住怒氣勃發,一題釋經,三題時政。這不是明擺著玩他嗎?凡是智商超過二十的人都知道,時政就是對於一些當前政治問題的策論,一個從未出過小縣城的八歲孩子,和一個天子腳下過來的官宦子弟,誰更懂時政?
不過沒有關係,看了看對面依然高傲的李岫,楊釗心道,孃的,難道你們不知道老子上輩子是幹什麼的嗎?當年國家對政府機關重拳出擊,大力反腐的時候,局子裡換人跟長跑隊員換襪子似的,結果又有誰把他換下來了?
當時靠的是什麼,那就是政治嗅覺,自身廉潔儘管也是前提,但嗅覺才是他堅持下來的主要原因,這個時候考時政?楊釗臉上出現了一絲冷笑,網遊魔獸爭霸的超級抽筋流高手會玩不了連連看那種小遊戲嗎?
劉學政站在兩人面前,絲毫沒有下去的意思。
“下面是第二題,為時政題,可做策論,可為文章,可賦可詩,要求短小精悍立意高遠,你二人皆有一刻鐘的時間來打腹稿,如此可有疑問?”
這次還不等李岫說話,楊釗目光凌厲,先開了口道:“如此還請學政大人出題,小子雖自認不才,但還接的下!”
劉學政沒想到一個八歲的小子竟然敢這麼和他說話,怒從心頭起的瞬間便諷刺道:“接的下,你倒是口氣不小……”但接下來的話,他卻說不出來了,因為他看到了楊釗的眼睛。
楊釗的眼睛,並沒有什麼怒火千丈的意味,也沒有若淵若海的深邃。有得只是一股傲氣,一種燦若繁星的傲氣。雖不振人心魄,卻也讓人自漸行夷。
竟被一個孩子給鎮住了,劉學政的臉上一陣發熱,惱羞成怒之間,那裡還顧及自身的風範,暗道一聲好一個楊家小子。
劉學政道:“第二題,我大唐國富民強,皇帝陛下更是勵精圖治,你二人便以此為題,,一刻鐘之後回答。”說完劉學政給李岫使了一個眼色。
李岫立刻會意,當即前跨一步,朗聲道:“學政大人此題容易,何須一刻鐘的時間,小子這便有了答案,學政大人,各位夫子且聽小子道來。”
“夫開元之初,前有韋氏謀逆,後又太平擅權。我皇陛下起於臨淄,效法太宗,誅韋氏,討太平,盛世之始也。”
“制混亂,清吏治,選賢能,重仕才,我皇文治也……”
李岫不慌不忙小嘴一張,一篇花團錦簇歌功頌德的文章便道了出來,其中連點磕巴都沒有打,那叫一個利索。
聽完李岫的回答,劉學政好一幫老夫子樂得不停的捋起了鬍鬚:當初他們炮製這篇歌功頌德的文章之時,怎麼就沒有發現,當眾念出來的效果這麼好呢?
楊釗則是撇了撇嘴,一篇文章從文治到武功的分析,從從德治到對老男人這個前無古人的感嘆,寫的一環扣一環,立意深刻,乍一聽上去,似乎意境高遠。這種文章李岫能連口氣都沒喘,說寫出來就寫出來?唐宋八大家的急才綁一塊兒還差不多。
說完以後,李岫對於楊釗的撇嘴看都不看,頭昂的跟個小公雞似的,真以為他自己就像王勃,張嘴就是堪比《滕王閣序》的文章了。
劉學政等李岫說完,裝模作樣的感嘆了一下,便對著楊釗說道:“楊家小子,李岫已經答完,到你了!”
到我了?楊釗一愣,不是說一刻鐘的嗎?怎麼跟放屁似的,說不算就不算了。
本以為是什麼政治問題,可以一展所長的楊釗徹底愣了,這他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