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知識群體的整體缺失,已是不爭事實,缺失原因,也不言自明。中國體制特徵已明白構成整個社會兩極:體制內與體制外。“你在替誰說話”一語道破,明白了“不是跟隨我,就是反對我的”,無它。長期以來中國知識分子,已成“技術官僚”或“政治附庸”。獨立的有思想高度的知識群體,並沒有生存土壤,至多隻能是苟存於鄉間野壤自我欣賞的一二株“雜草”。

50年代一場陽謀讓中國知識界從此脊樑折斷——文革,把中華民族信仰全部擊碎,釀成今天全社會道德缺失。讓中國所有可能引領民族精神的思想家泯滅——長夜如獄,倘使“魯迅”再生又何如?

中國優秀知識分子都死光了嗎?中國精神思想難道真的沒有前途了嗎?所有的人都在痛苦中渴盼,在黑暗中呼喚!

這時候,一群光明的知識分子,披著軍人的外衣,出現在我們艱苦卓絕的雄兵隊伍中,他們腳踩士兵的足跡,一路從雪山、戈壁、草原走來知難行難,言行一致,忍辱負重,義無反顧,率先表範,體現為民族、國家受難精神,誓為民族取來天上之火,最後都無一例外在保衛祖國邊疆的事業中壯烈犧牲了,熱血噴濺,肢體迸裂,肝腦塗地,但是,他們使我們挺起了脊骨!

…《帝國雄兵》中的受難精神

《帝國雄兵》中的受難精神

崇高的英雄都有受難精神,這是經典英雄(區別於一般“復仇”“殺敵”人物)的特徵。我國英雄黃繼光、董存瑞,還有很多很多,電影《英雄兒女》中王成,還有很多很多,都是具有受難精神的英雄,但是第一次在文學作品中這麼鮮明、集中地,公開點明地提出,並嘗試創作這一英雄典型群體,我們是在《帝國雄兵》中看到的:“中亞泥布拖地”、部隊長、李滬生、曾大軍、高虎聲閔斌斌這是一次與世界文學接軌的嘗試。讓我們回顧一下作品中多次反覆出現的“篝火”、“幻覺”

林木掩映中,火光熊熊,柔軟松毛地上,一群年輕軍官席地圍坐。篝火前一名軍人,面如冠玉,兩道劍眉,雙目炯炯,火光映紅了他嫩樹皮般的臉膛,帽簷上的紅五星閃閃發光,領口上兩塊紅領章端莊對列,他目光憂鬱,語調深沉:

“戰友們,文化大革命以來的形勢大家已經知道了!”

黑夜中一群瑪瑙般燃燒的眼睛,輝射著激情的火焰,那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