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必能成功!”

無論在哪個時代人的因素總是至關重要的。如果守將不力、人心不齊雖有名城要塞也擋不住兵敗如山倒。和燕京析津府齊名的雲中大同府便在金軍的強攻下不旬日而淪陷西京所屬州縣無不望風投降。

但攻下大同府以後金軍主力的鋒芒也開始疲了。實際上之前阿骨打和斜也等老一輩統帥對這一輪進軍能否攻下西京已存疑問因為這裡畢竟遠離會寧三千里當地民心未附而由於遠離後方軍心也不穩定這次在宗翰力排眾議之下一鼓作氣攻下西京對金人來說已是喜出望外。但此戰勝利以後金軍這一波的進攻也到達了他們的極限。宗翰等都不得不停下來進行修整一面鞏固已有戰果徵集糧草同時也就地取人募集新兵。

阿骨打所建立的民族政策簡單而有效由於金軍賞罰分明許多漢兒、渤海、契丹也樂為其用所以金軍才能橫行千里越戰越強。

宗翰停了下來蕭鐵奴卻沒有停!聽說遼主逃往陰山他連大同府也不進拔了營帳就向陰山趕來。

參軍盧彥倫道:“我軍自上京至西京奔襲二千里無日得歇如今主軍也已駐軍修整我們卻孤軍前往會不會太急躁了。”

蕭鐵奴冷笑道:“你懂什麼!”等部伍越過了長城故址這才深吸一口長氣放聲大笑麾下幾個老部將卻跟著蕭鐵奴的笑聲嚎叫起來。蕭鐵奴對盧彥倫笑道:“這裡!不!這裡再往北去的地方才是我的老窩啊!”

縱馬走遠百餘步盧彥倫勉強跟上身邊更無旁人蕭鐵奴指著穹廬天、茫茫野道:“當初折老大到了海邊便忍不住對我們兄弟幾人道:‘從今往後國主只能羈縻我了!事若順大業如何我們幾個心中有數!事若不順泛舟入海也是海闊天空!’今日我等也如此!你看這草原!看見沒有!這就是我的大海!”

盧彥倫心中劇震!蕭鐵奴在楊應麒到達上京道之前身邊便已經聚集了一批像盧彥倫這樣的文吏。楊應麒到達後這批人在小麒麟的指點下經略上京道這期間盧彥倫等人在與楊應麒幕僚共事時學到的東西比他們之前十年勞務庶政學到的還多!這個團體當然還沒能像津門文官系統那樣嚴密但簡單有效的作風卻更適合北國的社會形態。

慢慢的蕭鐵奴越來越覺得離不開這批人了離開上京道南下會師時也把這批人帶在身邊只留下一小部分繼續經營和監督上京道牧場、林場、農場的運作。蕭鐵奴當年自敗於折彥衝之手後常常尋思自己失敗的原因最後總結為一點:那就是身邊沒有良輔尤其是楊應麒!在這個七弟身上他也學到了很多東西深悉根據地的重要性。雖然他的部伍對後勤的依賴不像曹廣弼所部那樣嚴重但仍然需要大批的財物來激勵士氣籠絡人心所以從客觀上來講他也一直也沒有脫離津門財政力量的籠罩。但從他的馬蹄重新踏足腳下這塊土地開始一切也許會生變化!這片敕勒川未必會成為他蕭鐵奴的王國卻可能會成為他的起點。盧彥倫等人自然不能和楊應麒相比但他蕭鐵奴也不需要那麼強勢的輔臣!他需要的只是一個聽話而能幹的管家罷了!

“走走走!”

蕭字旗下有不少是漢人、高麗人、渤海人但在蕭鐵奴手下呆得久了竟然也都沾染了狼性見到這片草原便如見到了故鄉!女真兵鋒之鈍其實不完全是軍士身體上的疲倦更多的是心理上的不適應所以才需要停下來調整。但蕭鐵奴麾下數千人馬進入這大草原以後人人精神振奮縱馬賓士所向無前。

契丹人起自漠北深知草原民族的長短——長者在馬匹多人種強短者在鐵器少工匠缺。所以大遼二百年天下對統治西北的第一要務便是嚴禁鐵器運出長城!同時將各部割裂分治防止他們抱成一團。所以在大遼時代大漠南北的非契丹遊牧部落連弓箭都多用骨鏃鐵器極少。直到後世女真代遼鐵器之防漸漸懈怠大量鐵器、工匠流入漠北才有蒙古諸部落的勃興。

而這時的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