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銀子取出來。當然,去取的時候,除了這個憑證之外,還要有密押,也就是類似於後世的密碼了。
這個年代的保密手段,其實已經是相當的先進。
像是董策手裡拿的這張會票,上面除了寫的密密麻麻的字之外,還有水印的存在。
水印,在這個年代,已經存在了。
水印,是在造紙過程中形成的,“夾”在紙中而不是在紙的表面,迎光透視時可以清晰看到有明暗紋理的圖形、人像或文字,它是紙張在生產過程中用改變紙漿纖維密度的方法而製成的。當在光線照射下看,水印圖案便會呈現相對淺色或半透明的效果,除非把紙張燒燬,否則不能把水印除去。
其主要目的就是防偽。就拿董策手中的這張匯票來說,水印都是有一定規律的,外行人看來肯定是亂七八糟,但是在錢莊那些有經驗的掌櫃看來,一目瞭然。而若是誰敢拿著仿造的會票去取,定然是會被輕易識破。就算是這些人刻意的仿造這種水印,也絕不會做到天衣無縫。
這是在紙面上的防偽,而更嚴密的當屬是在密押上的防偽。
單單靠著勢力的支撐是做不成生意的。
像是茂德錢莊這種在太原有分號,在大同有分號,在京城也有分號的大型錢莊,其會票的製作和書寫,對保密性有極為嚴格的要求,絕不允許有任何的差錯。除了使用了大明,也就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印刷技術,水印印刷,並在關鍵部位加蓋戳印之外,還有另外兩個法子。
其一是字跡。由某一地錢莊的專職人員用毛筆書寫會票內容。其筆跡同時通報‘茂德錢莊’遍佈北地的一十三家大小票號。
其二就是密押,這密押,幾乎是類似於密碼本的存在。
“謹防假票冒取,勿忘細視書章”,表示一至十二月;“堪笑世情薄,天道最公平。昧心圖自私,陰謀害他人。善惡終有報,到頭必分明”,表示每個月的一至三十天。“生客多察看,斟酌而後行”,表示銀兩的一至十位。“國寶流通”,表示萬千百兩。
董策這張匯票的密押是‘章最看寶通’,其實指的便是董策在十二月初八這一日,匯入了五千兩銀子。而這些銀子,是各地都可以取出來的。若是在存入的時候加上只有某地錢莊才能取這一條的話,密押還會更長。
像是這等密押,外人是絕對無法解密的。
銀錢是準備好了,只是卻還缺了一個東西,或者說,是一個人,一個極其重要的人。
一個引薦人。
此人須得和你想要拜訪的人相熟,至少是認識,得有些交情,能夠讓你順利的進入府中,見到你想見的人。而若是沒有這個引薦人的話,你別說是送銀子運作了,根本連府門都進不去。就算是你送再多的銀子,對方根本不會要,更不會給你辦事兒。
明末官場,尤其如此。無論是拜訪京中的大員,還是皇帝身邊信任的太監,亦或是封疆大吏,一方權臣,都是須得有中人的引薦。是以許多去京裡跑關係的人,往往都是要呆上個一年半載。比如說先找一個同鄉或是同年或是和父輩交情不錯的長者,請這位帶著他去拜訪另一外,然後這另一外又帶著他拜訪下一位……如此經過三五個人之後,才會見到那想見的,能幫到自己的人。
這等案例極多,不勝列舉。
這個中人,倒是不怎麼拘泥身份。比如說可以是你那位目標的同僚,同年,同鄉,或者一起共過事的曾經的同僚。此人的子侄輩,此人的幕僚,甚至是此人的管家都可以……總歸一句話,得臉兒熟,說的上話。
更何況此次董策要見的不是別人,乃是宣大總督楊嗣昌。這位轄理宣府、大同、山西三撫三鎮,授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銜兒的老大人,可是這片土地上的最高主宰。也是整個大明朝最有權勢的煊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