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部分(第1/5頁)
章節報錯
太原作為大唐龍興之地,被定為北京,和當時的東京洛陽是同樣的地位,唐朝國力強盛,商業極度繁榮,而由於山西處於和漠北甚至西域溝通交流的必經之路,也是繁榮起來。
宋朝初年太原府成了北漢的國都,這麼一個小小的北漢,三萬五千二百戶人家,硬是抗了大宋十九年。要知道,宋朝初期可不是冗兵冗官冗費,當時那幾十萬跟著趙匡胤打遍四百軍州,南征北戰,經驗豐富,驍勇果敢,結束了五代十國戰亂時代的驕兵悍將們,可是不輸給歷史上任何一支強軍。北漢就像是個又硬又臭的石頭,死死的壓在宋朝的腦袋上,佔據了這片表裡山河,而遼軍能夠借道北漢,直抵黃河北岸,面前就是汴梁!
直到太平興國四年,宋太宗御駕親征,才算是把這個心腹大患給剷除。趙光義對北漢恨到了極處,又顧及到太原出皇帝的傳言,便詔毀太原舊城,詔廢幷州太原府,廢太原、晉陽二縣。晉陽被火燒水灌夷為廢墟,新置平晉縣於汾水之東,新置幷州軍事,移治於榆次。同時依託唐明鎮建太原新城。
不過太原雖毀。河東卻是蓬勃發展,河東地處宋遼邊境,北宋所需的戰馬大多數依靠北方的遼來供應,遼也急需要宋的精巧器具,奢侈用具,甚至是米麵糧油,綾羅綢緞。宋慶曆年間,宋出藏絹兩千匹在山西岢嵐買馬,又出絹三萬匹在山西各州府買馬,至於沒有記載的私底下的交易,更是不知凡幾。山西商人和徽州商人並稱全國兩大商閥,乃是商人第一。
不過到了明朝,晉商才成長為一直影響深遠的力量。
九邊重鎮,遼東鎮、薊州鎮、宣府鎮、大同鎮、山西鎮、延綏鎮、寧夏鎮、固原鎮、甘肅鎮。山西佔了兩個——大同,山西,而除了遼東鎮、甘肅鎮、寧夏鎮之外,其它的幾個,離著山西都很近,甚至都緊挨著。像是管轄宣府鎮和大同鎮的宣大總督,駐蹕之地便設在山西陽和。
九邊這百萬官兵,糧食都需要內地運來,每年消耗極為巨大,因此太祖皇帝便立下了開中之法(前文說過)。晉商的發達,起源便是這開中之法。
晉商有天然的地理優勢——離得近,這誰也沒辦法,因此他們成了開中法的最大受益者。晉商運送糧食,得到鹽引,然後販鹽賣鹽,獲利巨大。一開始他們還老老實實的運送糧食,至少朱元璋時代是的,到了後來,就是勾結各級管理,直接獲得鹽引,牟取暴利,同時也構建了極為龐大的關係網。光販鹽賣鹽也不行,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時間一長,靠著邊關的優勢,晉商開始做起對外的貿易。他們的足跡遍佈關外,無論是漠北草原還是遼東塞上,晉商運來了鐵鍋、鐵器、鹽、茶磚、糧食、絲綢布匹、精巧器具奢侈品等等,換回了當地的駿馬牛羊、人參獸皮。這也無可厚非,畢竟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商人逐利,其天性莫過於此。
一
%77%77%77%2e%64%75%30%30%2e%63%63/
斯時何時?戰亂之時! 二六零 奸佞
就一個商人而言,他的信譽或許是不錯的,商德也是很好的,古代的大商人都很講誠信,不過這也遮掩不了他是一個漢奸的事實。不單單是他,還有另外七大家,以及所有賣給後金戰略物資的商人。
這是資敵!最**裸,最無恥的資敵!
自從天啟年開始對後金進行物資封鎖之後,後金的日子就不好過了。尤其是剛開始封鎖那一會兒,整個遼東,可謂一片狼藉。
在印度神話中有三位主神:創造神、破壞神和調和之神,創造神主管創造,破壞神專管對前者的勞動成果進行破壞,調和之神居中進行協調。努爾哈赤是個純粹的破壞神,在遼東大地專搞破壞,不搞建設——他也不懂建設——佔一塊地方就搶光一片,殺光一片,燒光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