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議事。
而後,李密向翟讓建議道:“今兵眾既多,糧無所出,若曠日持久,則人馬困敝,大敵一臨,死亡無日。未若直趣滎陽,休兵館穀,待士馬肥充,然可與人爭利”。當時瓦崗軍糧食供給不足,僅靠擷取隋廷漕運來維持軍需。所以李密的這一建議得到了翟讓的首肯,翟讓依計而行,率軍於同月攻破金堤關(河南滎陽),隨即攻下滎陽諸縣,進逼滎陽城。楊廣知道後命河南道十二郡討捕大使張須陀為滎陽通守,率其精銳近三萬餘前往鎮壓。另派滎陽太守郇王楊慶率軍配合張須陀作戰。
張須陀曾鎮壓山東地區多支農民起義軍,在當時有名將之稱。在李密來到瓦崗之前翟讓多次為其所敗,故對其甚是忌憚,一聽是張須陀帶兵前來,心中大懼,欲率軍遠避其鋒。這時李密便對翟讓說:“須陀勇而無謀,兵又驟勝,既驕且狠,可一戰而擒。公但列陣以待,保為公破之”。這時對李密有點言聽計從的翟讓只好硬著頭皮不得出戰,二十七日,李密率驍勇常何等二十人為遊騎,分兵千餘人於大海寺(河南滎陽)北林內設伏。翟讓以主力從正面迎敵,張須陀軍以方陣進擊,翟讓率軍接戰後便退。張須陀素來輕視翟讓,見瓦崗軍敗退,以為有機可乘,遂率軍追擊十餘里,至大海寺附近,李密伏兵四起驟起,翟讓也回軍反攻,張須陀兵敗。李密又讓徐世勣、王伯當將張須陀軍合圍,經過激戰,大敗隋軍,殺張須陀,其副將賈務本受重傷後率殘部5000餘潰逃。
此戰,李密用計和指揮正確,一舉殲滅隋軍主將,取得了瓦崗軍成立以來的第一次重大勝利,使河南郡縣為之喪氣。瓦崗軍隨後乘勝攻佔軍事重鎮滎陽城,為奪取糧倉,發展壯大力量,創造了有利條件。戰後,翟讓令李密獨立設帳統領一部兵馬,因李密曾經的爵位是蒲山公故他的兵營號蒲山公營。李密治軍嚴整,“凡號令士卒,雖盛夏,皆如揹負霜雪”。志在天下的李密的生活也很儉樸,所得金寶,全部分給部下,所以深得眾心。在打敗張須陀攻佔滎陽城後,沒有多大志向的翟讓就對李密說:“今資糧粗足,意欲還向瓦崗,公若不往,唯公所適,讓從此別矣”。翟讓率輜重東歸,李密則西行至康城,說下數城,大獲資儲。翟讓大為後悔,也率兵隨李密而行。(未完待續。。)
第八十六章 梟雄李密
大業十三年(617)二月,李密建議翟讓乘中原空虛攻東都洛陽。同時,李密還派親信裴叔方偵察城內的實況,被留守官發覺後,加強守備措施,並且飛快向在江都的楊廣報告。此時情況危急,李密只好對猶豫中的翟讓說:“事勢如此,不可不發。兵法曰:‘先則制於己,後則制於人。’今百姓饑饉,洛口倉多積粟,去都百里有餘,將軍若親帥大眾,輕行掩襲,彼遠未能救,又先無豫備,取之如拾遺耳。比其聞知,吾已獲之,發粟以賑窮乏,遠近孰不歸附!百萬之眾,一朝可集,枕威養銳,以逸待勞。縱彼能來,吾有備矣。然後檄召四方,引賢豪而資計策,選驍悍而授兵柄,除亡隋之社稷,布將軍之政令,豈不盛哉!”沒有那爭霸天下野心的翟讓一聽李密這樣說,很自然的說道:“此英雄之略,非僕所堪;惟君之命,盡力從事,請君先發,僕為後殿”。李密、翟讓率領精兵7000人,出陽城(河南登封縣),越過方山(河南登封),從羅口(鞏縣)襲擊洛口倉(河南鞏縣),一舉取得成功,俘縣長柴孝和。瓦崗軍開倉濟貧,任饑民隨意去拿,連老人孩子都盡力背糧,幾十裡道路上一個接一個。
這次襲擊作戰的成功,瓦崗軍獲得大批軍糧,同時救濟了廣大饑民,得到了民眾擁護。不僅從政治上廣泛發動了窮苦百姓參加義軍,迅速壯大了隊伍;而且在軍事上,瓦崗軍切斷了朝廷東都洛陽的重要糧食供應基地,使其失去一個有戰略價值的要地,以逸待勞,取得了主動。
為了奪回洛口倉,留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