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書說:天子創業十分艱難,全仗大臣同心同德,藉此來挽救那衰敗的命運,承受帝位,然後酬報功勞,大加賞賜,建立帝國,承繼家業,用山河立誓,要使國家政權永不衰敗。近代喪亂,四海未一,受封的王侯頗多虛名,經歷了很長的時間,沒能變革。先皇立國之初,百事剛剛起步,仍然依循舊制,無暇改立新制。現在天下太平,文字車軌相同,應當遵循前代的典章制度,使先王的教令永遠流傳。從今以後,只有有功勳的人才能賜封,仍舊讓其子孫承襲。

這份詔書改變了以往楊廣緩緩從貴族集團分化統治權力的步調,而是來個對貴族集團進行了釜底抽薪的致命打擊,使得貴族集團尤其是關隴集團原有的軍事、經濟、政治特權被剝奪殆盡,子孫後代也無法把家族的基業傳下去。如此一來,他們對隋王朝的統治,必然由支援轉向反對和仇視,他們將千方百計伺機奪回原有權利,只是當時楊廣的威望以及統治力量是他們無法直接對抗的,所以他們一直在等待時機,這就為楊廣後來的統治埋下了隱患,以致楊廣最後在這些貴族勢力的反叛下身死亡國。

大業六年(610)三月初二,楊廣第二次南巡再次駕臨他為藩王時鎮守了十年的江南江都(揚州)。在江南楊廣像第一次南巡時一樣大肆接見當地門閥望族以及宗教重要人士。鎮守江南十年,而且江南還是他“事業”的起步,所以楊廣對於江南有著特殊的情感。四月十六日,楊廣宴請江淮以南父老,並頒發給不同的賞賜以表達自己對那裡的不忘情懷。

如果說楊廣像是後世的清朝乾隆皇帝一樣多次南巡僅僅是為了遊玩以及一些“雞皮蒜毛”的政事的話,說他只知享樂是勉強還是可以的,但是楊廣根本不像乾隆的南巡,楊廣的南巡甚至每次的巡視地方都有很強的目的性以及巡視時或者巡視後當地都有大事要做。就說楊廣的這次南巡就不是僅僅為了會見江南官場以及宗教人士,他重點是要視察正在施工為了重新疏鑿和拓寬長江以南運河古道,即後來的大運河江南運河一段,除此之外他在江南視察期間還親自安排了征服琉球(臺灣)和與倭國(日本)等海洋國家的交流重大海外擴張事件。最重要的是他要為他即將做的大事視察一下江南這個糧食大產的地方,為他即將到來的大規模軍事行動做最後準備。

楊廣作為皇帝,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具有對外擴張雄心的皇帝之一,這就是無數貶底他的人也是無法否認的,只是貶低他的人用了一個“好大喜功”來否認他的雄心罷了。楊廣雄心萬丈,登基後就曾下詔重金招募人員走出大隋的國土,前往未知的“絕域”尋找未知的國家。

大業三年(607)的時候,外出“探險”的隋朝常駿等人就來到今馬來半島訪問了當時的赤土國,受到隆重接待,建立友好關係。大業四年(608)三月十九日,赤土國派使者隨常駿等人來到大隋並向楊廣進貢了地方土特產,後來楊廣派常駿隨赤土使者回訪赤土國。當時,楊廣讓常駿帶了很多絲織品送給赤土國王,常駿從“南海郡乘舟”,坐船走了幾個月才到赤土國境。赤土國王聽說隋朝派使臣來看望,十分高興,派了30艘船來迎接,奏樂擊鼓,吹吹打打,好不鬧熱。上岸走了一個多月到了其國都,國王派兒子來迎常駿,送了許多禮物給常駿,後來赤土國王又盛宴款待了常駿。常駿到達赤土後,曾以赤土國為中心,四出交往,使南洋十多個國家與中國有交流。赤土國王還派王子跟隋使回訪,王子送給楊廣的禮物有金芙蓉冠、龍腦香。楊廣這次南巡時就在今河南靈寶接見了赤土國的王子,賞賜了王子及隨行官員。

隋朝與大西洋海洋國家的交流,基於當時的條件以及後來楊廣的快速亡國就沒有更深的交流,而後來取代隋的李唐也沒有開闊海上的野心與實力就使的中國與遠洋的交流到了明朝才又一次的大規模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