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大將軍的權柄!(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208章 大將軍的權柄!
建興十四年年底,李衡受召回京。
十二月十五日,他抵達江州的時候,江州朝天門渡口的商船比之前更多。
在回成都之前,李衡在江州見了李福和董宏,還有許久沒見的楊宗。
“白帝山之戰已經在江陵和江州之間傳開,那些商人都知道了。”董宏感慨起來,“他們身為吳國商人,不但沒有半分惱怒,還非常開心。”
“商人重利而輕義,這很正常。”
“既然如此,我們還要大量扶持商人嗎?”董宏猶豫了一下,突然問道。
看得出,他很擔心。
“不瞞郎君,我心中也有這樣的疑惑。”李福臉上也露出一絲憂慮,“自郎君在京師設立太府寺,先後對吳國和魏國輸出紙張、新鹽、青花瓷,朝廷確實有了豐厚的收入,但益州民間的商人也在快速崛起,起初只有數十、上百,不以為然,但隨著商人越來越多,我們的商人會不會出現重利而輕義呢?”
“我們的商人也是人,只要牽涉到大量的利益交換,都會出現重利而輕義。”李衡淡然說道,“如果你們聽到有人罵那些商人重利輕義,這個人有可能和子陵一樣,是一位以國家利益為先的忠義之輩,但大多數卻不過是心胸狹隘之徒,他們之所以罵,並非他們自己有大義,而是因為獲利的不是他們。”
李福和董宏對視一眼,被李衡的說法震驚到了。
“子陵,我問你,何為大義?”
“丞相說過,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所以我認為大義乃是正道。”
“那何為正道?”
“利天下乃正道也。”
“既然如此,我們廣興商貿,增收國庫,使百姓有餘糧,讓前線有軍資,這是不是正道?”
“這……這是正道,我只是擔心有些商人會……”
“我們不能因為有一部分商人會以自己的小利而出賣國家,就停止向前,既然那是正道,我們就應該沿著這條路走下去,這條路一定非常艱難,可是人生的哪一條不艱難呢?”
猶豫了片刻,董宏說道:“郎君,雖然不知道未來會如何,雖然我心中有萬般的疑惑,但我還是選擇堅定地相信你,伱交給我的任何一件事,我都會認真地去完成他。”
“我能遇到子陵,乃人生之幸也!”
“當然還有我。”李福站起來,對李衡拜道,“李尚書追隨丞相剋關中,復隴右,使國庫充裕,逼退吳賊,保住大漢基業,在下起初不過是看中了郎君造紙的買賣,但現在卻被郎君的大才以及大義所折服,此後郎君有任何事,但請吩咐便是!”
李衡站起來,對李福回了一個禮,說道:“若沒有李公在江州主持大局,江州兵馬現在尚不知在何處,現在我還需要李公幫我做一件事,還請李公務必答應我。”
“不知何事,李尚書但且吩咐便是。”
“我打算在江州設立一個江州大學堂,第一批水師軍官都必須進入江州大學堂靜修,以楊文輝為主教,每一個軍官都要參加考試,考試合格之後才能卒業,考試三次不合格,剝奪軍官職位和待遇。”
“這些軍官不僅僅要學習如何打仗,還要學習工匠的知識,這些工匠的知識,京師大學堂已經彙編成各類書籍,我會派人送過來。”
說到這裡的時候,李衡的目光落到楊宗身上:“我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我們將來面臨戰場突發情況的時候,軍官從上到下,都要懂得如何儘快調動工兵營,及時做好修補和防禦。”
楊宗點了點頭,說道:“下官明白,就像郎君前面在關中以壕溝、土堆圈地,又以磚牆快速搶築城池來贏得戰爭一樣。”
“沒錯,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