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只有量的多少,無質的差異。如太陽和月亮均由光滑和球形的原子組成,靈魂也由此構成。蘇格拉底的出現結束了這場爭吵,進入了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時代。 txt小說上傳分享
古希臘羅馬世界的哲學與科學(中)
蘇格拉底(公元前469—399年)是開創希臘哲學研究新方向的劃時代的思想家,他把研究物件從自然轉向了社會和人類的內心世界,專門探討人類的心靈智慧與活動能力,注意政治、道德、社會、人生的基本問題,在西方人的生活領域豎立起一座真善美的理想宮殿。獨無有偶的是,在同一時期的中國,孔子也放棄了對自然的研究,專心於對人自身的修養和倫理道德的研究,孔子有一句名言:“未知生,焉知死。”這句話是在子路(孔子的弟子)問孔子死後的事情孔子的回答,意思是:生的事情還沒有搞明白,怎麼能知道死了會怎樣。孔子也和蘇格拉底一樣,終身都在研究人的修養和倫理,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諸子百家中也不乏研究自然的人,如:墨子、老子等。但最後,還是不如直接論述教人們怎麼做人來得實在,畢竟那個時候關於宇宙,自然是什麼樣子和人的得失關係不大,今天依然如此,如果你不是專業的靠這些東西吃飯的人研究這些東西在外人看來是不務正業和幼稚的,我上班的第一天,領導說的第一句話:“你們首先要學會做人”。儘管孔子和蘇格拉底可能沒有實用的傾向,但後來他們的學說被後來統治者運用確是出於實用目的的。所以,東西方的哲學幾乎是在同一時間轉向了對社會、道德、人生、政治的關注。蘇格拉底與孔子還有另外一個相同之處,那就是都沒有留下任何著作,他們的觀點的言行能保留下來都來自於他們弟子的記述。
與孔子不同的是,蘇格拉底是被處死的,根據柏拉圖的記載:判決所根據的罪狀是:";蘇格拉底是一個作惡者,是一個怪異的人,他窺探天上地下的事物;把壞的說成是好的,並且以這一切去教導別人。";對他仇視的真正理由——差不多可以肯定地說——乃是人們認為他和貴族派有勾結;他的學生大部分都是屬於貴族派的,而且其中當權的幾個已經證明是極有危害性的。而在他的另外一個弟子色諾芬認為他的死是因為他的說教讓很多的人吃了虧,有點象今天的經濟學家教大家炒股卻總是虧一樣,蘇格拉底是個博學的人,所以有很多人向他請教一些具體的事情。但事情有時候卻不是他想象的那樣。蘇格拉底的具體思想我舉個例子:特拉西馬庫斯,正如差不多柏拉圖對話錄中所有的人物一樣,也是一個真實的人物。他是一個來自查爾西頓的智者,是一個有名的修辭學教師;他曾在公元前427年亞里斯多芬尼的喜劇裡出現過。當蘇格拉底很和藹地和一個叫作西法魯斯的老人,以及和柏拉圖的哥哥格勞孔和阿戴芒土斯討論過一陣正義之後,特拉西馬庫斯已經聽得越來越不耐煩,就插進了一番熱烈的抗議,反對這種幼稚的胡扯。他強調說";正義不是什麼別的,只不過是強者的利益罷了";。蘇格拉底用詭辯反駁了這種觀點;它始終沒有很好地得到正視。但它卻提出了倫理學與政治學上的根本問題,那就是,除了人們使用";好";";壞";的字樣時所願望的東西而外,究竟還有沒有任何";好";";壞";的標準呢?特拉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