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現下在蕭嵩和杜士儀下頭做事情來得舒心?他之前真是昏頭了;一個勁去追求自己就算得到也未必討得了好的東西

“多謝杜中書;多謝杜中書”

第一卷當時年少青衫薄 第七百一十二章 十銓注擬

今歲的銓選既然是分成了十銓;所有員闕;也就是正好出缺的官職;和所有透過南曹磨勘駁放以及銓試的選人一樣;都分成了十組;分派到了主持十銓的各位官員手中。蕭嵩既為宰相;這一次又從吏部手中硬生生把這塊大餅給奪了過來;自然對於十銓的員闕分組格外關心;其他人不管從前是否眼熱吏部的銓選大權;但今年既奉詔主管這一攤子;自然也不會都做聖人。於是;對於如何分派員闕的問題;負責此事權判南曹的吏部員外郎自然是進退兩難。

一面不好違逆自家頂頭上司;也就是吏部侍郎李林甫的吩咐;一面還要照顧好諸位大佬的情緒;之前那磨勘的一個月就已經讓他生不如死;現如今更是恨不得去死一死。在銓曹複核以及銓試的這四天中;這位於脆借病撂了挑子;於是;李林甫還未反應過來;蕭嵩就已經把分員闕的這件事交給了新任吏部郎中韋陟。

“韋郎中著實面面俱到。”

林永墨既然得杜士儀允諾;自是更加不遺餘力侍奉在側。此時此刻;隨著杜士儀入銓房的時候;他禁不住讚了韋陟一句;見杜士儀示意自己繼續說;他就低聲說道:“韋郎中名門子;雖然驟遷吏部;但人望卻是一時無二;旁人無不服膺。此次分十銓員闕;他以裴員外為助;將好壞員闕按照遠近分成四等;每一等按照數量配屬給主管十銓的杜中書等各位。至於選人;則是把名字寫在紙條上放入一木箱中;分別拈鬮放入各位名下。這訊息傳出之後;縱使想再去施壓或是求情的;也都偃旗息鼓了。”

杜士儀和韋陟沒打過兩次交道;真正近距離照面說話;還是之前在玉真公主別館的那一次;此刻聽到其竟然在南曹員外郎撂挑子之後用了這樣的辦法;他不禁嘖嘖稱奇。然而;之前他就打聽到韋陟請裴寧相助;在今日十銓注擬之前;他抽時間和裴寧見過一面;那份只有自己以及赤畢知道的宇文融遺留下來的名單;也就多出了又一個知情者。他對自己這位看似冷麵;實則卻熱心而且熱血的三師兄素來信賴得很;儘管此時分到手的員闕和選人他還不知道;心裡卻並無不安。

該做的已經都做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之所以每年銓選都要所有符合資格的選人齊集京城;就是因為之前南曹磨勘的解狀以及家狀需要選人親自提交;銓試也要親自參加;最重要的是整個銓選最重要的一關;也就是注擬;需要主官在選人面前問其便利;然後按照員闕來進行注官。這規矩聽上去彷彿很人情化;但要是碰到一個鬼神莫測的吏部侍郎;你對他說;我想求江南;最好是吳地的縣尉;他卻直接給你一個西南蜀地的官缺;那選人除了欲哭無淚;也可以行使自己的權力。

那就是在第一天的注擬結束;第二天發榜後立刻提出退官陳情;然後參加三日後第二次的注擬唱名;如果還不滿;那就可以退官之後參加三日後的第三次。至於若是九日之中的三次注擬都不滿者;則可以再次放棄;參加明年春季的注擬。可春季注擬就沒那麼多繁文縟節的程式了;不用銓試書判;直接注擬官職;可這最後一次機會;當然就好壞全聽天意;注擬了官你就得去;沒有任何商量;除非你情願請辭回老家;等待異日天子可能會想起你;抑或宰執高官和你有舊這種萬分之一的機會。

這都是之前銓試過後李林甫給眾人緊急培訓丨了一下吏部注擬的程式時;杜士儀從李林甫口中聽來的。不能否認的是;李林甫的口才也好;能力也好;確實是上上之選;很複雜的事被他生動地幾個比方;就解釋得清楚而透徹。至少;當他刺客踏入銓房的時候;心境已經是和往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