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沒有任何不同。
具體分到了些什麼樣的選人和員闕;此時此刻都一覽無遺。
杜士儀首先在那張員闕表上一掃而過;計有西南蜀地各州縣出缺的州縣佐官一共二十六個。這是他曾經任過兩年多縣令的地方;自是熟稔;當下就輕輕舒了一口氣。緊跟著;是河北道幽州的官缺;總共是十個;他對此也深為滿意。再接著;是嶺南道桂州都督府下轄的官缺;其中甚至連縣令都有;總共是三十一個。毫無疑問;這就是所謂的惡缺了;這種地方往往是縣令都沒人願當;更不要說縣丞主簿縣尉這樣的佐官。尤其是下轄有很多當地生蠻的地方;身為縣官的壓力自是如同大山一般;足以⊥人透不過氣來。
而在這些大頭之外;尚有京官三員;分別是中書主書一人;秘書省校書郎一人;戶部度支主事一人;這都是一等一旁人趨之若鶩的要緊官缺。餘下都是些零零碎碎分散各地的官缺;有些小縣倘若不是註明了所屬的州;就連他這個對大唐地域頗為了解的中書舍人也未必聽過。
杜士儀落座之後;林永墨溜到其他銓房去打聽了一番;不消一會兒就回來稟報了。杜士儀本已聽說了韋陟的措置;此刻聽林永墨提及各方反應;他就知道;十個人中;每人分到的員闕確實都有好有壞均勻得很;能夠保證眾人勉強照顧到關係戶;不至於跳腳罵娘。此刻;開啟了選人名單的他一目十行看了下來;最終輕輕舒了一口氣。他欣喜的是;此前赤畢打探下來;今冬參加集選的選人中那四個在宇文融那張名單上的人;全數都在他這兒;想來裴寧應該費了大工夫
從前吏部注擬時的三銓;是吏部尚書掌管的尚書銓;以及兩位侍郎主管的東西銓;如今既是十人掌十銓;自是按照官階以及官資的高低;從蕭嵩的一銓開始;到杜士儀的十銓。當第一個選人踏進這間選房看到杜士儀時;儘管已經有了心理準備;可他仍然難免在一陣遲疑過後方才慌忙行了廷參禮。
“山南西道鄭懷章;歷任江陰尉、濟州兵曹參軍、綿州戶曹參軍;今守選期滿;你可有什麼額外請求?”林永墨按照一貫的規矩;代杜士儀開口問道。
三任都是低品的州縣佐官;而且這鄭懷章年紀已經五十出頭;杜士儀一看便知道;那是一個仕途蹉跎的選人。可從官缺來看;無論江陰還是濟州抑或綿州;都至少是頗為富庶的地方;再看其那掩不住的肚腩和氣色服色;他又很容易地判斷出;這是一個家境不錯有些背景的人。此刻這一問過後;他就見對方再次賠笑深深一揖:“啟稟主司;在下在蜀中和江南山東都呆過;只求這一任能在京畿或是都畿;哪怕是一個縣尉也絕無怨言。”
杜士儀當年因制舉高第而授萬年尉的時候;也不知道羨煞了多少人;他當然知道這鄭懷章求此官的心理。因此;他微微一笑便搖了搖頭道:“若是照你的官資和官階;求此並不過分;只可惜;我手中並無京畿道以及都畿道的員闕
此話一出;鄭懷章登時大失所望。見杜士儀的臉色不似作偽;他咬了咬牙;這才再次開口說道:“那在下三任外官;希望能夠留京……”
“你歷年考績;罕有中上;多為中中;甚至還有一箇中下;而銓試書判的結果;不過第五等。”
儘管杜士儀並沒有直接拒絕;可這樣平淡的敘述自己所有的條件;鄭懷章不禁面上一陣青一陣白。猶豫許久;他終於放棄了不切實際的幻想;垂頭喪氣地說道:“主司慧眼;是在下孟浪了。若是可以;只求河北道或是河東道大州錄事參軍。”
杜士儀當即在注擬簿子上寫了一筆;而侍立一旁的林永墨瞥了一眼;當即高聲唱名道:“山南西道鄭懷章;注擬冀州錄事參軍。”
此前兩次所求皆被回絕;可杜士儀至少不像自己想象中那樣年少氣盛不給人機會;此刻聽到自己注擬的官職;鄭懷章仍是心中歡喜;道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