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雖然康熙身體有癢,但是知道的只要那麼幾個人,對外瞞的死死的,連皇子們都得不到半點訊息。有胤禩珠玉在前,其他的皇子們有點野心的也盯著外面,不是非要跟太子爭位不可,尤其有些眼光犀利的也看出來了,太子落馬,根本就是因為跟康熙爭權導致。眼看著康熙雖然年歲不小,卻依然精神矍鑠,不顯老態,甚至在康熙五十二年,還有皇子出生,康熙這樣的身體,說他能夠活到一百歲,也沒有人不相信。
幾個大的皇子眼看著把太子拉下馬,原本以為可以一謀大位的,可康熙根本就沒有再立太子的意思,胤祉和胤禛可不敢跟他們的老爹鬥法,都乖巧的各自做著手頭的工作,以期待給老爹留下好印象。幾個小的,除了十四對大位有點野心,其他的連十三在內,都希望能夠跟跟胤禩一樣,跟外國人一較高下,繼承皇阿瑪的皇位算什麼,自己打下來的才是真本事。
對於康熙調教弘旺幾個皇孫的事情,他們也都以為康熙這是對遠在萬里之外的胤禩的遙思,也沒有太大的反應。
倒不是說胤祉,胤禛眼界窄,他們年紀稍微長一些,又明暗中跟太子較過勁,手中也都握過權,對大清的政治權利分佈也清楚一些,心裡多少對自己上位後有些把握,加上他們也沒有其他可支援他們在外面闖蕩的力量,只有康熙的大位相對來說還容易一些。
都說百無一用是書生,胤祉手裡只有一些書生,讀書論詞不錯,出兵打仗可就不行了。對於胤禩在外搶人家地盤的事情,這些個酸儒書生們還曾經作詩諷刺辱罵過胤禩,好在有康熙鼎力支援,得到好處的八旗大家及在外做買賣的百姓們也沒有人在意他們的酸話,日子久了自然也就無人記起了。
胤禛手裡除了少的可憐的幾個旗下奴才可以為他所用,連年羹堯都搖擺不定,連他正經的岳家都跟他不清,更不論其母家了,跟他基本上就沒有什麼來往。胤禛要人沒人要財沒財,除了在大清折騰一下,還真沒有地方可去。
胤禎倒是個有野心的,想要學胤禩帶兵去搶別國的土地,可惜,大清百姓們過慣了安穩日子並不願意擅動刀兵,那些個文武大臣們也不想徒生是非。人胤禩打仗是在別國的土地上殺人,用的是自家的銀子,借的是別國的刀兵,根本就不用大清費一文。胤禩用兵就得用康熙的人馬,消耗大清的國庫,將來能不能夠為大清和那些個氏族們帶來利益還是兩說。
再者,胤禎這些年為人處事可不比胤禩當年,他年少氣盛,從小被德妃慣的高傲無比,身邊也無人指點,除了康熙和太子面前還有點矜持,連胤禛都不放在眼裡,若是他將來真的大權在握,底下的大臣們也難於掌控他。
日子就在文武百官的觀望中悄然而過,康熙若有似無的培養弘旺他們,胤禎也在到處拉攏人脈,希望可以領兵出診,只是大清周圍的國家沒有一個敢隨意出錯,讓康熙挑出把柄,胤禎空有報復,卻無力去使。
也不知道是舊疾復發還是年紀到了,在自康熙五十八年以後,衛琳琅的身體就突然消瘦了下來,雖然每天的飲食照舊,卻擋不住身體日漸單薄。康熙命太醫院的太醫一起給衛琳琅診脈,可是太醫們的診斷都是無病無災,查不出來任何病因。弘旺和弘蛟也擔心不已,兩人輪流曠課,照顧陪伴在衛琳琅身邊。
衛琳琅自己倒是沒有感覺,對康熙和弘旺弘蛟的擔憂只是覺得好笑。前世的歷史上,良妃衛氏早早就去了,可是這裡的衛琳琅卻跟她不同,兒女孝順過的一帆風順,自己也沒有別的疾病,一直堅持鍛鍊身體,怎麼也不會無疾而終的。
衛琳琅還不想死,康熙眼看就要掛了,自己也還想到胤禩和烏力吉那裡去看看呢。老俗話說的好,花錢難買老來瘦,人老了,瘦一些倒也不是毛病,只要能吃能喝能動彈,就不會有什麼生命危險。只是面對康熙和兩個孫子的緊張,衛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