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近汝寧軍原先控制的地盤。雖然汝寧軍已經急劇收縮。可是依然沒大股農民軍靠近,使得汝寧軍驅虎吞狼之計難以實施。反而在這塊真空地帶,造成了小股的匪盜橫行,難民潮也再次出現,地方上也是一片混亂。
還有一個原因,隨著楊嗣昌指揮的明軍步步逼近,張獻忠所部為了避免與明軍正面衝突,已經轉移到川、陝交界一帶的山區。所以農民軍的主力已經遠遁,使得現在的汝寧軍沒了用武之地。
於是鄧啟帆安慰道:“楊閣老此次未必穩贏,說不定再來一次大敗,民賊死灰復燃,長敬之計依然可行。再耐心等待幾月即可。”
“希望如此吧!”
“吳大人!鄧先生!”見到吳世恭一行人過來,遊青塵拱手施禮道。
由於當時遊青塵顯示出親於汝寧軍,並顯露出出色的商業才華,在吳世恭的一番考校、交談以後,把他提拔為負責新工坊區的工坊司副司長。
當吳世恭勤王返歸汝寧以後,有一天他閒來無事,突然想到了現代的一些方便的生活用品。可是吳世恭有著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會什麼發明創造,所以他就想讓自己的工匠們群策群力。
於是吳世恭就列了一批現代商品的名稱,並依靠回憶把這些商品的用途、效能等列出,並在自己的轄區公開懸賞,要獎勵那些能夠發明這些商品的工匠。
而且此次的獎勵相當豐厚,除了“大匠”的稱號以外,還依據不同的商品獎勵幾百兩到幾千兩不等。除此之外,還能夠憑著這些商品的專利,由汝寧軍投資,建設新工坊,並給予那些發明者一部分股份。
在這樣鉅額錢財和榮譽的刺激下,汝寧軍以及地方上的工匠們立刻爆發出了巨大的熱情,很快的,就有三樣商品被先後發明出來,分別是:火柴、鉛筆和千里鏡。而今天正是這三家工坊開張的日子。
“這些天你可辛苦了。”吳世恭向遊青塵笑著招招手道。
“不幸苦!不幸苦!屬下現在渾身是勁。”雖然這些天遊青塵已經忙脫了形,可是驟然得到吳世恭的重用,又幹著自己最有興趣的事務,現在的遊青塵是充滿了幹勁。
接著吳世恭一行人就在遊青塵的陪同下先參觀將要開設的工坊。一邊走,遊青塵還一邊給吳世恭介紹著新工坊的情況。
這次的懸賞並不是動用汝寧軍的公款,而是動用了吳世恭本人的私財,所以在這三家工坊中,吳世恭私人也佔有了一定的股份。除此之外,工坊的建造費用則是汝寧軍與對方上計程車紳聯合籌集的。地方士紳的那一部分是由遊青塵主持募集。
按照遊青塵的設想:汝寧軍佔有的那部分股票,將在工坊獲利以後逐步上市交易,逐漸轉到民間,為汝寧軍套現資金。因為這三家工坊獲利的前景將會相當美好。(未完待續。。)
第七百一十一章出征遼東
火柴就不必說了,那是家家戶戶都用得到的必需品。而鉛筆也將在士林得到廣泛運用。至於千里鏡,那本來就是被西洋商人壟斷的奢侈品,但是其在航海、軍事上有著廣泛的運用,銷售前景也相當良好。
而且火柴和千里鏡在軍事上的作用相當巨大,更能使汝寧軍的實力獲得提升。並且這三種商品,除了千里鏡以外,火柴和鉛筆的製造都很簡單,也很容易偷學仿造,所以吳世恭才下令建立這個新工坊區,集中所有新開設的工坊,並在這個工坊區進行軍事化的管理。
而且此次懸賞發明的效果相當良好,花的銀子不多,建造工坊又基本上都是地方官紳所募集,就能夠得到這些會產金蛋的產業,而且以後還能變現獲取鉅額收益。
除此之外,這些工坊也將與四海商行簽定長期包銷協議,使得汝寧軍依然能夠獲得豐厚的銷售收入。簡直是又發掘了一座“金礦”,讓吳世恭有種無心插柳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