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衍公為吳世恭取字,那簡直就是為吳世恭身上裹上了一層金粉。因此,對於聖衍公的取字,兩兄弟立刻受寵若驚地滿心歡喜。
可聖衍公想了一下,為吳世恭取了一個“入敬”的字。吳世恭作為一名現代人,其實對自己取不取字並不重視,他無非是要在聖衍公面前討一個趣而已。
再說,吳世恭這個半文盲也聽不出那個“入敬”有什麼不好,這兩個字讀起來也不算難聽,所以吳世恭就想一口答應了下來。
還算好,吳世恭察言觀色的能力還算是很強,當他看到了周圍的人,包括自己的五哥吳世文聽到“入敬”以後,都張目結舌一張大便臉的時候,他立刻乖乖地閉上了嘴。
聖衍公為吳世恭取的字並不是沒有出處的,他來自於“出恭入敬”這句話。我們現代人可能對這句話不熟悉,可是我們可以把這句話分開來看一看。
前兩個字就是“出恭”。“出恭”是什麼意思?是個中國人應該都知道吧。對了!這句話在明朝,就是在士子應試的時候,如果要上廁所,就要領取一塊寫有“出恭入敬”的牌子。而後世把上廁所稱為出恭,也就是這麼來的。
這下子我們就應該明白四周的眾人為什麼會有大便臉了嗎?這不大便不行啊!
其實在吳世恭出生的時候,他的老爹吳惟忠就很隨便地為吳世恭取了這個名字。而現在,那聖衍公雖然知道“出恭入敬”這句話,卻不知道這句話的真實含義,真實用途。雖然聖衍公確實不需要參加士子的應試,可給吳世恭取了這麼一個不雅的字,那聖衍公也真的稱得上是不學無術了吧。
見到了冷場,聖衍公身邊的清客立刻附在聖衍公耳邊解釋。那聖衍公倒是神色不變,可能以前他也出醜出慣了吧。他立刻改口把那個字改為了“長敬”。吳世文和吳世恭倆兄弟也肯定不會這麼不知趣地去點穿。所以這件事就這麼含含糊糊地混了過去。
隨著吳世恭向聖衍公磕頭道謝,那賓主盡歡的氣氛也頓時瀰漫了開來。
我們的吳世恭、吳入敬、不!是吳長敬先生拿了聖衍公的手令以後,立刻和劉澤清的軍隊兵合一處,開往了寧陽縣城。
也不用準備過年了,到了寧陽縣城以後,吳世恭立刻命令把自己的大車都騰空,又在寧陽縣城內蒐集了一些大車,再加上劉澤清軍隊裡的大車,共蒐集了八百多輛大車。
接著,吳世恭和劉澤清帶著一千多名兵丁和八百多名民夫,立刻趕往濟寧官倉去裝載糧草軍械。
吳世恭根本就沒想過:官倉大使會不會認聖衍公手令的問題。那官倉大使不認,那自己就搶吧。吳世恭又不是搶第一回了。
反正有聖衍公的手令嘛!有了手令,萬一有事也是孔府去背黑鍋。反正就算是問罪,也是先問罪聖衍公,再問罪吳世恭他們吧。這大樹底下好乘涼的滋味真的是太美了啊!
不過聖衍公如果知道吳世恭是這麼一個真實想法的話,他還會給吳世恭取字嗎?就算取,也是讓吳世恭永遠“出恭入敬”了吧。
手機使用者請到m。閱讀。
第二百七十七章小貓攔路
濟寧的倉運大使這些天是忙得不可開交。這沿著運河,訊息到底傳遞得快。當孔有德的軍隊譁變以後,沒多長瞬間,這個訊息就傳遞到了濟寧州了。
濟寧的倉庫區,當然不會在濟寧城內。不過這個濟寧倉的佔地面積也大,所以為了保護這個倉庫區,也把這裡建造成了一個小城的模樣。
但是這濟寧倉畢竟不是城池,而倉運大使的手中,也沒有幾個漕兵,因此,要守住這個濟寧倉也是不可能的。
為此,倉運大使就時刻打探著孔有德亂軍的情況。一開始,濟寧城的官員和倉運大使還不很緊張,因為畢竟亂軍離濟寧還遠。
可是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