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說話而遭到了天子厭棄,現在已經不想再徒勞無益地勸解了。果然,在發了老大一通脾氣之後,李隆基彷彿也知道這樣的發火沒有任何效果,漸漸平靜了下來。
“去宣裴寬,不,你直接去告訴他,廣平王妃崔氏本楊氏女,無德無行,如今又非議逝者,居心叵測,廢了她的王妃之位,勒令她出家為尼!”
高力士抬起頭來看了李隆基一眼,見天子滿臉兇狠,他在心裡嘆了一口氣,竟是絲毫沒有勸諫,躬身答應後就轉身去了。而他這樣的服從態度,反而讓李隆基心裡一陣陣發慌。這和當初在馬嵬驛褫奪延王爵位不一樣,那時候是亂中,延王又是無足輕重之人,母族也已經衰微了,陳玄禮既然預設,軍方的任何一個將帥又顯然不會為其說話,所以也就成了。可現在他的這道口諭到了中書門下,真的能透過?
即便崔氏確實是楊玉卿的女兒,楊家人的餘孽,可她這一道訴冤的奏疏可謂是道出了很多人的心聲。為李亨父子三人翻案的勢頭,能壓得下去嗎?
李隆基狠狠握緊了拳頭,想到連日以來探望過自己的那幾個皇子,暗自深深吸了一口氣。他只不過離開長安才幾天,宮裡宮外就變天了,他如今再也不敢盡信身邊人,反而是被他貶斥過的高力士,他卻能夠相信其是忠心的,不至於把自己那些言行舉止全都透露給杜士儀。所以,他召見那幾個兒子時,全都是高力士守在外頭,即便如此,他仍然只是用指蘸水於桌面上進行交談,不敢留下絲毫的憑證字據,更生怕自己的話被外人竊聽了去。
事到如今,他再也輸不起!
第1192章 誰之天下
崔氏的上書說是拋磚引玉絕不確切,至少,這點燃了那些從前只敢在背後竊竊私語,搖頭嘆息的人們。在奏疏中,崔氏並沒有諱言自己楊氏女的身份,甚至坦白了自己當初對廣平王多有倨傲無禮,可最終提及丈夫的死時,卻是痛徹心扉,哀婉欲絕。也不知道是誰將她這篇文章偷偷從政事堂中傳抄了出來,一時間三省六部甚至有不少官員過目能誦。那些顯然不是出自高人代筆,而是發自肺腑的言辭,自然讓很多人為之動容。
所以,高力士前往政事堂轉述天子口諭的時候,得到的便是裴寬的苦笑以對。裴寬並沒有直接慷慨陳詞,而是拍了拍面前那高高几摞的奏疏,淡淡地說道:“高大將軍,陛下能夠廢一個廣平王妃,可這裡總共有七八十份陳情,既有尚書侍郎這樣的高官,也有白衣小吏這樣的濁流,難道還能對他們一個個廢置不用?”
高力士早知道是這樣一個結果,深深看了一眼那堆積如小山的奏疏,最終仍是沉默一言不發。他在叛軍兵圍長安之前,就已經說出了自己的所有肺腑之言,奈何李隆基不聽。事到如今,他就更不指望天子能夠變成開元初年那個虛懷納諫的賢明之君了。所以,他甚至拒絕了裴寬隨手遞來幾卷奏疏讓他好好看看的要求,退後一步拱了拱手後,就這樣轉身往外走去。
“高大將軍,陛下如果真的不肯給大家一個交待,可他既然把杜相國召回來了,也該早日定立儲君!”裴寬快步追了上去,到高力士背後時,他便低聲說道,“高大將軍既然勉為其難再次回到宮裡,懇請能夠看在天下蒼生的份上,把陛下勸回來!”
“裴相國覺得,陛下會承認是他錯殺了太子和廣平王建寧王?如果是那樣的話,陛下最後一點威望也蕩然無存。對於要強了一輩子的他來說,怎肯接受這樣的結果?”高力士頭也不回地說出了這句話,發現身後沒有回答,只有裴寬那粗重的呼吸聲,他在片刻的再次沉默之後,方才低聲說道,“陛下君臨天下四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