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了糧商從朔州出發;第一批能送到的糧食;約摸有一千石。但朔州到雲州還有兩三百里;單靠朔州是萬萬不可能的。如今是春耕;此事萬不能耽擱;而墾荒一時半會也是來不及的。”
“所以;以茶易牛馬羊這些牲畜;以肉食和奶食來彌補糧食的不足;這也是重中之重。”杜士儀插了一句話;隨即便不無憂心地說道;“儘管幼娘說動了晉陽令李明府和太原尹李公;還有朔州魏使君;可雲州城的遷徙一旦成為一種風潮;十有**會有糧商想要興風作浪”
固安公主聞言卻笑吟吟地岔開話題道:“所以;阿弟;我要和幼娘一塊出一趟門;我這個公主這些年雖然攢了些私房;但比起你這天下首富之女的娘子;可是還差了十萬八千里。你不介意我相借你家娘子十天半個月吧?”
杜士儀這才意識到這兩個女人恐怕早就已經商議停當了。無論固安公主還是王容;都不是那些無知女郎;對於她們決定的事情;他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隨即嘆了一口氣道:“阿姊要借人;我還能說什麼?不論你們要做什麼事;我來善後就是了。”
“好好好;你既然順著我們;我們也不會虧待了你。”固安公主笑著一擊掌;足足過了好一會兒;就只見二十餘精悍的衛士從一旁走了出來。她微微一頷首;見他們整齊劃一地對杜士儀單膝跪下行禮;她方才解說道;“這就是從這幾年的馬球賽中遴選出來送到雲州的人裡;再進一步篩選出來的衛士。他們都知道是杜長史簡拔了他們於塵泥之中;給了他們一個光明的出身。如今便讓他們名正言順跟了你杜長史吧。”
第一卷當時年少青衫薄 第五百五十七章 天子之喜,崔氏之喜
自開啟元十七年這一年新年開始;李隆基便正式移居興慶宮;甚至連早朝都挪到了這裡;一時興慶宮號稱南內。和長安太極宮大明宮以及東都洛陽宮的格局都是北部皇家內苑;南部為朝會所用的各式宮殿群不同;興慶宮的格局卻是南邊為皇家內苑;北面方才是宮殿群。位於興慶門稍北的興慶殿便是朝會的正殿;而每日朝會過後;李隆基就常常在南邊龍池附近的沉香亭百花園等賞玩;當然也少不了常常把自己最喜愛的梨園樂班召入興慶宮伴駕。
至於妃嬪之中;得以隨駕搬到這裡的;卻只有武惠妃。後者儘管如今有了好幾個子女;但最多的心思還是花在了李清身上。因此;當她第一時間得知;杜士儀初到雲州便將那些馬賊全數剿滅的訊息之後;便笑吟吟地對李清說道:“十八郎;聽到了嗎?這就是你阿爺最信賴的年輕才俊。果然好本事”
“阿孃;杜十九真的這麼厲害?不會是他為了阿爺的恩寵;謊報戰功吧?”因為比哪個皇子都見父親來得多;小小年紀的李清在相貌上也頗類其父;儀表堂堂;此刻聽了母親的讚譽;他卻是挑了挑眉;顯然不太相信。
“你阿爺是那麼好矇騙的人?”武惠妃笑了笑;擺手屏退了身邊的從人;這才柔聲說道;“你可知道;你阿爺讓王忠嗣悄悄混在隨員中;一塊去了雲州
“啊?是忠嗣阿兄?”
儘管王忠嗣只是假子;但之前在禁宮中和皇子們一塊長大;李清即便回宮晚;但對於這位英氣勃勃;不似其他皇子的兄長也是印象深刻。見他瞠目結舌;武惠妃便摩挲著他的腦袋;語重心長地說道:“你阿爺這個人;最相信的人是他自己。此次復置雲州;其實他心裡是有所考量的;再加上杜十九郎和固安公主昔日相識;還曾經同渡危難;所以他才會把王忠嗣派出去。所以;相比杜十九郎的陳情;王忠嗣的稟報;方才是讓他最高興的。”
正如武惠妃所說;王忠嗣的呈報確實讓李隆基大喜過望。他一則喜的是杜士儀果然智計過人;剛到雲州就單身上了白登山;說降了那些曾經多年不服王化的雲州遺民;而後用了一條誘敵之計把馬賊全都引來一網打盡;二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