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喜的是杜士儀在得知了王忠嗣的身份之後;竟然爽快地託之以雲州軍馬;如此王忠嗣得到了歷練的機會;而杜士儀也用這種方式表達了忠心。
“朕果然沒看錯人;杜君禮暫且不說;忠嗣這一帶兵;寫來的奏摺上;對於軍略戰陣的剖析也比往日更入木三分了”
李隆基高高興興地一拍王忠嗣的密摺;見一旁的高力士也笑得眼睛放光;他就打趣道:“朕那時候還煩惱究竟讓誰去一趟雲州的好;還是你出的好主意忠嗣乃是朕半個兒子;忠心耿耿;但如今年紀太輕;很多時候只是紙上談兵;有了這樣的經驗;他日朕將他派往朔方也好;河西隴右也罷;很快就能獨當一面”
“老奴只是隨口一說;都是大家慧眼識珠。”
高力士笑得眼睛都眯縫了起來。他相信杜士儀一定能夠擺平王忠嗣;又知道要消除李隆基的疑忌之心;那麼一切就要做得自然;所以竟是誰都沒露過口風。當然;他也絕不會對人說;是因為武惠妃覺得王忠嗣和忠王李浚走得頗近;如此一個天子信賴視為假子一般的臣子長留長安;只會帶來變數;所以方才輾轉給了他一個暗示。而他也不想王毛仲還沒除掉;又多一個王忠嗣;故而樂得送一個順手人情。
如今看來;這實在是一舉數得
正值瓜州都督張守畦和沙州刺史賈師順破吐蕃大軍;而朔方節度使信安王李煒又破吐蕃石堡城;杜士儀又遣使報捷;即便完全比不上對吐蕃的大勝來得讓人振奮精神;但李隆基很明白;河隴和朔方集結了大唐最精銳的軍馬;而云州卻是杜士儀只帶著一百健卒上任。更何況;王忠嗣的密奏中;還說百名健卒之中有人譁變;為了儘快彈壓殺一儆百;王忠嗣將挑唆者全都立刻斬首;這個訊息也讓他在高興之餘;又生出了幾分隱憂。
“力士;忠嗣所言的那些險些譁變計程車卒;你怎麼看?”
高力士在一般事務上都秉持著中立和緘默;但這樣的好機會;他就不會輕易錯過了。他裝模作樣地想了想;旋即便語帶雙關地說道:“大家;只怕是有人不想讓杜十九郎順順當當在雲州上任。否則;身為禁軍;又奉聖命扈從他前往雲州;自當服從軍令;怎會輕易出言質疑?幸好有王郎君;否則興許就釀出事端了。”
“不錯;幸好有忠嗣……”
李隆基說到這裡便止口不言;但臉色的微妙透露出了他心情的複雜。而話到這份上;高力士也就不再畫蛇添足。
“對了;你去中書省告訴李元;當初的嵐州刺史王德茂畢竟是死難於國事;追贈之禮不應偏廢;此事讓吏部去辦。死難國事;不可寒了忠臣烈士之心
武周時期;武后往往是用人的時候把你抬到天上;一翻臉就不認人。尤其是對於邊將以及死難於戰事的官員更是如此。因而;高力士當即含笑答應了。
而對於這麼一個訊息;當王毛仲從官廨退回私宅之中後;仍是不由得肝火旺盛。凡事只要扯上杜士儀就必定沒有好訊息;儘管此前一次又一次地驗證了這一點;但哪一次都沒這一回來得氣人。他安插進去的那幾個人並非什麼了不起的角色;可竟然被杜士儀藉著王忠嗣的手殺得於於淨淨;這簡直是當頭給了他狠狠一巴掌更何況;那股本應來去如風;可以攪擾得雲州不得安寧的馬賊;竟然輕易就中了誘敵之計;實在是太過愚蠢了
這種時候;他自然完全不會去想;竟然會膽大妄為到劫殺固安公主的馬賊;又怎會是尋常見財起意的馬賊。
“阿爺;你找我?”王守貞知道父親必然心情不好;進來的時候;自然而然存著十萬分的小心。果然;他倏然就只見父親抬起頭來;眼睛裡赫然閃動著兇狠的光芒。心中一突的他立刻想起了之前和母親虢國夫人郭氏商量好的計策;連忙鎮定心神說道;“兒子聽說;如今徙居雲州城的人越來越多;而且那兒荒地多熟地少;肯